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青
昨日一早,浙江盛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弦储能电站内,运维管理员林寿刚和同事卢子谊在成排的白色储能柜间穿梭,核对数据、检查设备,开始例行巡检。
近些年,绿色产业迅速崛起,对具备绿色技能的人才需求显著增长。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正是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新职业。他们守护着城市的“超级充电宝”,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绿领”。
“电站储能系统由4个储能单元组成,每个储能分区的每台柜子相当于一个小型储能电站。”林寿刚一边检查,一边介绍。记者看到,这些两米多高的白色柜体内,密布着电池簇、变流器以及消防、温控相关的控制系统。一旁的卢子谊认真记录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确保每一台设备运行状态有据可查。
盛越电子厂区内的这套储能设备是由本地企业中弦能源研制的“方舟一号”,单柜容量291千瓦时。这套设备就像一座“超级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蓄电,用电高峰时放电,通过“削峰填谷”来调配电量。林寿刚算了一笔账:这套设备大大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一年可为企业节省电费近40万元。
作为“超级充电宝”的守护者,林寿刚和卢子谊每天都要实时监测系统数据,并依据客户的实际用电负荷动态调整运行策略,最大限度提升客户的收益。除日常远程监控,他们每月还需对电站的设备环境、电气线路、关键部件等进行现场巡检。尤其在7月至9月的高温期间,巡检频率增至每周一次,以保障设备在高温高负荷下能安全稳定运行。
有着2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的林寿刚亲历了乐清储能行业的迅速发展。从单一企业的“降本账”到区域电网的“安全网”,乐清的用户侧储能模式,已形成“本地研发、本地应用、本地受益”的闭环,走上产业升级与能源变革同频共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比传统变电站,储能电站运维过程中要求更高频次的数据分析、更专业的热失控防控技术,以及跨学科(电化学、电力电子、IT)的运维团队能力。该如何制定充放电策略,让储能设备发挥出最大价值,也是储能电站运维员的日常工作。
林寿刚介绍,这一行业对专业要求很强,储能电站运维员需是复合型技能人才,不仅要有传统变电站的专业知识,还需掌握电化学、电力电子(PCS)、数据分析、热管理与消防工程等知识。
“我们守护的不只是设备,更是能源转型的未来。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储能领域还会有更多新岗位不断涌现。比如,会出现储能变流器维修、电池管理系统改造等新职业。”林寿刚对储能运维的职业发展前景表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