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燕 实习生 魏敏慧
日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内,一场跨越近4000公里的生命救援紧张进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盛汉松作为主刀医生,与阿克苏当地医护团队密切配合,成功为一名胎龄仅26周、体重995克的早产儿实施脑室储液囊置入术(Ommaya囊置入术)。
在盛汉松(右二)与阿克苏当地医护团队的努力下,早产儿手术成功。受访者供图
这个体重不足千克的小生命,因浙阿两地专家团队的团结协作,而重获新生。这也是Ommaya囊置入术在阿克苏地区的首次应用,为南疆地区危重症新生儿脑积水的治疗开启了新的篇章。
据了解,经过前期的远程会诊,专家讨论后认为早产儿的病情危重,需要手术治疗。为此,盛汉松专程从温州飞赴阿克苏。抵达后,他立即与援疆专家张华副主任及当地医护团队进行再次术前讨论、沟通与准备。次日,在两地专家的紧密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
“该早产儿因颅内出血继发重度脑积水,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不仅严重威胁生命,更可能影响远期神经发育。”盛汉松作为团队临床负责人、主刀医生,对此类手术的治疗经验较丰富,他说:“我们团队对超低体重、超早产儿的脑积水手术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做过最小的早产儿体重仅700-800克,达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取得满意疗效。此次团队经过充分论证,认为Ommaya囊置入术是当前最优方案,既能缓解颅内高压,又为后续治疗留出空间。”
“每个超低体重早产儿都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战士。”盛汉松表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搭建最坚固的生命桥梁。在接到阿克苏地区援疆专家麦菁芸副主任的求助后,我们立即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线上病例讨论。”
“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原本异常膨隆的前囟门明显变得平坦、柔软,手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盛汉松介绍,“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团队协作让这场跨越千里的救治成为可能。从多学科会诊到远程指导,再到现场手术,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我们两地医护人员共同的智慧与汗水。”
盛汉松(中)。
据悉,盛汉松是乐清大荆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儿童神经外科主任,也是“小而强”团队核心成员。该团队是一支由12人组成,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林坚教授领衔,集结新生儿科、影像科、儿童康复科、儿童麻醉、药学部等多学科精锐力量,包括张弩主任、卢相琦主治医师等各领域专家。就在今年年初,这个新生儿出血后脑积水临床创新团队成功入选浙江省“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首批名单。
这次跨越千里的合作,也为边疆地区的医疗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继续完善治疗方案,让更多危重新生儿重获健康。”盛汉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