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视频 问效 手机报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乐清网
乐清陶艺家陈赛杰扎根千年瓷都 用泥土向生活告白
2025年11月25日 09:43:53 手机看新闻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伊格

  在江西景德镇这座被千年窑火映照的城市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景漂”艺术家,他们怀揣着对陶瓷的梦想,在这片沃土上耕耘、创造。来自乐清的陈赛杰,便是其中一员。从2011年踏入景德镇陶瓷大学求学,到如今与妻子共同创立“庚子手作”工作室,他已在这座城市度过了13个年头。

陈赛杰在进行陶瓷雕塑。

  这位“90后”陶艺家,身上既有着温州人特有的商业基因,又蕴含着艺术家对泥土与生活的深沉热爱。他的故事,有着从迷茫谋生到找寻艺术真谛的曲折,也是一曲将家庭温暖注入陶土,让作品焕发新生机的温馨乐章。

  创业维艰中的摸索

  陈赛杰的陶瓷之路,始于一场青春的奔赴。中学时期学习美术的经历,为他埋下了艺术的种子。2011年,陈赛杰南下江西,进入景德镇陶瓷大学,与这座“瓷都”结缘。然而,大学的理论学习并未满足他对实操技艺的渴望。大一时,他便迫切地想要触摸真实的泥土与窑火,主动跑到校外学长的工作室里边帮忙边学习。

  温州人骨子里那份“敢为天下先”的商业敏锐与行动力,很快在他身上显现。大二那年,不满足于只是学习和帮忙的陈赛杰,与同学萌生了创办自己工作室的想法。他向家里要了几千块钱作为启动资金,租下了一个不大的屋子,梦想就此启航。但现实很快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当时对创业一窍不通,虽然学到了一些雕塑技艺,但完全不知道能用这些技能做些什么,市场在哪里。”陈赛杰回忆道。初期的热情在现实的迷茫中逐渐冷却,但并未熄灭。为了支撑梦想,他和同学开始做兼职积攒资金,一笔一笔地为那个空荡荡的工作室添置必需的设备机器。

  生存,是那个阶段最核心的课题。他们艰难地接洽订单,陶瓷花器、装饰摆件以及深受市场欢迎的多肉植物花盆成为了主要产品。那是一段“野蛮生长”的时期,技艺在重复的劳动中打磨,市场也在不断的碰壁中探寻。制作陶瓷并非坦途,创意与现实的落差、烧制过程中的屡屡受挫,都曾让这个年轻的乐清小伙感到彷徨。

  正是这段在景德镇艰难谋生的经历,锤炼了他的韧性,也让他对陶瓷工艺的各个环节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

  生活是艺术的源头活水

  转机发生在2020年。这一年,对陈赛杰而言意义非凡。他不仅成立了家庭,与妻子邵丽君开启了人生新篇章,他们可爱的儿子庚庚也来到了这个世界。同年,以儿子出生年份——庚子年命名的“庚子手作”工作室正式创立。

  家庭生活的温暖,如同涓涓细流,悄然改变着陈赛杰的艺术创作。成为父亲后,他的视角变得更加柔软、充满爱意。孩子的喜怒哀乐、妻子的艺术品味,都成了他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受到儿子爱看的“超级宝贝”系列动画片和妻子钟爱的梵高作品的启发,他创作出了“超级宝贝”系列和“梵高先生的日常”系列陶艺雕塑作品。

“超级宝贝”系列作品。

  “超级宝贝”系列的人物原型便是儿子庚庚——圆圆的脸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各种饶有童趣的形态被定格在泥土之中,憨态可掬,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因为庚庚喜欢气球,“超级宝贝”便融入了气球的元素;因为庚庚喜欢捉迷藏,家人陪他玩耍时笑称“找得蘑菇都要长出来了”,于是便有了“超级宝贝”与蘑菇的组合;因为庚庚对一只小熊玩偶爱不释手、喜欢睡前阅读绘本、开始学游泳,因此又衍生出“超级宝贝”讲故事、“超级宝贝”学游泳等作品。

“梵高先生的日常”系列作品。

  “梵高先生的日常”系列作品的诞生则源于一次偶然。妻子酷爱梵高,一次她对陈赛杰说:“你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捏个梵高给我吧。”他随即设计出两个梵高造型,开窑后一直放置在家中。在一次创意集市上,它们在计划之外被展出,竟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

  就这样,生动可爱的“超级宝贝”和形态独具匠心的“梵高先生”迅速俘获了众多游客和收藏者的心。市场的积极反馈激励陈赛杰和妻子衍生出更多新款式,“庚子手作”仿佛被注入了灵魂,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今,“超级宝贝”系列主要由妻子邵丽君制作,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细节记录孩子的成长;“梵高先生的日常”系列则由陈赛杰负责,用乖张的表情和形态幻想梵高先生若还在世的生活。

  在多重角色中守护初心

  陈赛杰深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学生时期,由于年龄、见识、生活阅历和艺术理解的局限,我创作的作品往往不受好评。然而,那些初期的热情和无数次的尝试,为后期的制作工艺积累了丰富经验。”陈赛杰说,后来他逐渐领悟到“文以言志,文以载道”的深意。

  如今,陈赛杰的身份是多重的:陶艺家、创业者、丈夫、父亲。站在新的起点上,他对自己角色和面临的挑战有着清晰认知与平和心态,显得谦逊而清醒:“站在青年陶瓷从业者和创客的视角,我们或许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我深知景德镇所提供的独特土壤和创业氛围是无比珍贵的。”从一个漂泊求索的“景漂”,蜕变为一个在生活和艺术上都扎根下来的“景定”,生活角色的转变让陈赛杰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用泥土记录和表达爱。

  展望未来,陈赛杰“庚子手作”的规划朴实而真诚。“我们并没有制定过于长远的规划。我们夫妇二人一直秉持着一种默契,那就是致力于打造在能力范围内尽致完美的作品。我们期望能够不断提升工艺水平,同时降低产品价格,让更多喜爱我们作品的顾客能够轻松拥有。当然,我们也希望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有更多时间去深入创作,进一步磨练艺术技巧。”陈赛杰说。

  陈赛杰从乐清走来,在景德镇的窑火中淬炼,最终在家庭生活的温暖里找到了艺术的真谛。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泥土的造物,更是情感的容器,是生活本身的可爱注脚。

来源:乐清日报  编辑:刘丽娟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乐清网”或者“闲淡论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乐清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乐清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77-61528110 传真:0577-61523131 标注“转新媒体部”。
 热点排行
·【习声回响·文韵中国】在文博“大学校”里读...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特高压...
·学习时节|体育为媒,总书记引领粤港澳携手...
·学习·知行丨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 习近平...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一湖水墨润文脉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国际法治的维护...
·一见·三地联合办赛,观察“中国之治”的一个...
·总书记关切事丨以奋斗之笔 答硬核之卷
 汽车·生活
·与哈弗F5邂逅苍山洱海,专为约定90后而来
·哈弗F5 因你未上市,就别怪我先做个始于颜值...
·楠溪江畔共赏比亚迪“DI新引力”
 健康·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国乐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乐清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577-61523012
备案号:浙ICP备05000063号 广告部:0577-61600906 技术故障:0577-615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