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
深秋的乐清山野,本应是层林叠翠染霜华、清涧潺潺映秋光的诗意长卷。然而,白石凤凰山的陡崖裂隙间、雁荡四尖的徒步步道旁、湖雾羊角洞至双龙谷的山野小径上,塑料瓶、食品袋等垃圾却如刺眼补丁般散落,硬生生撕碎了这份自然清韵。
自11月以来,乐清市环保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每个周末都会走进深山,开展净山行动。他们攀陡崖、涉浅溪、穿密林,在崎岖山路间弯腰捡拾,以双手为被污染的青山“净面”。这场与垃圾的较量,不仅展现着志愿者们的执着坚守,更抛出了一个深刻命题:当户外热潮席卷而来,我们该如何守护脚下的青绿?
志愿者“清山”。
共同为青山“减负”
“羊角洞至双龙谷的秋景美得让人沉醉,可沿途垃圾却扎得人眼睛疼!”回忆起11月15日那场净山之行,乐清市环保公益协会常务副会长黄玉霞的惋惜里裹着焦灼。“我们12人组队进山后,一路都在捡垃圾,垃圾太多,大家都徒手捡,最后每人至少扛着4大麻袋垃圾下山,拼尽全力也只清了10%,根本捡不完,心里真是又急又堵。”
双龙谷的险道本就需手脚并用攀爬,志愿者们却要在俯身抓岩的间隙,扒开落叶、抠出岩缝里的“顽固垃圾”,大部分为饮料瓶、桶装方便面盒、各类零食袋等,狭窄山道容不下清运工具,所有废弃物全靠志愿者们徒手打包、肩头扛运,很多人的指尖被碎石划破、肩膀勒出红痕。崖壁路段更是步步惊心,大家手拉着金属链条沿着狭窄陡峭且崎岖的山路穿行,其中有一段十余米的崖壁没有路,大家只能走岩钉,垃圾也全靠人传人接力传递。当天耗时7个半小时,他们仅徒步了8公里。在这场净山行动中,有五年级的孩子跟着父母弯腰拾捡,有市区赶来的公益团队加入,不同的身影,怀着同样的初心,共同为青山“减负”。
最让黄玉霞印象深刻的是11月9日那场跨区域联合净山行动,乐清市环保公益协会与玉环八只脚户外团队60余人组队,兵分两组向雁荡四尖的垃圾发起“清剿”。一组沿着大龙湫至百岗尖的步道“地毯式清扫”,塑料瓶、食品袋无所遁形;另一组则挑战更长路线,从大龙湫出发,穿越凌云尖、雁湖尖、周山尖,在草丛石缝中搜寻隐蔽垃圾。雨后泥泞的山道湿滑难行,不管是经验丰富的户外达人,还是初次参与的新手,都免不了摔倒又爬起,泥浆沾满衣裤、汗水浸透衣衫,无一人叫苦喊累。7个半小时仅走了12公里山路,累计清理的垃圾装满了四十多条蛇皮袋,志愿者捡来枯树枝当扁担,一个个变身“挑山工”,在海拔1000多米的百岗尖、雁湖尖、周山尖将垃圾挑下山。
在山顶运垃圾下山。受访者供图
而在11月1日的凤凰山公园清卫行动中,党员傅献鹏的“崖壁作业”成了最动人的风景。当天,乐清市环保公益协会联合柳市镇政府办事处、山岳救援队,组织志愿者上山捡垃圾,大家分工明确:步道捡拾、分类打包有条不紊,傅献鹏则背着专业绳索装备化身“崖壁蜘蛛侠”,缓缓降至陡峭崖壁。悬空状态下,他紧盯石缝里的塑料袋、树杈间的饮料瓶,精准清理常人难及的死角,用行动诠释党员先锋担当。短短2小时,成功清运山上12袋垃圾。
“自2016年协会成立后,登山清卫便成了我们每年都会多次开展的固定行动,前三年持续清理后,山上的垃圾越来越少,我们才减少了频次。”黄玉霞说,2023年、2024年净山时垃圾量也不多,没料到今年仅踏访三座山,垃圾竟暴增至往年数倍,这样的反差让深耕环保多年的志愿者们既焦急又痛心。
当“无痕山林”践行者
垃圾为何突然暴增?答案就藏在愈演愈烈的户外热潮与滞后的环保意识之间。
近年来,“逃离城市、奔赴山野”成了城市人解压的“新风尚”,户外运动从小众爱好一路“破圈”,演变为全民追捧的热潮。这股热潮里,既有恪守“无痕山林”原则的专业徒步者,更催生了大批“新户外人”,他们揣着对自然的向往涌入登山行列,却忽视了环保责任。与此同时,乐清的奇山秀水吸引越来越多外地游客包车而来,为一睹山水美景,导致登山队伍愈发庞大。
这本是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美事,却因部分游客的认知偏差,变成了对山野的“硬核伤害”。不少人在城市里是守规矩的文明人,一脚踏进山野便“画风突变”:有的觉得“山野荒无人烟,扔点垃圾没人管”,把自然秘境当成了“隐形垃圾场”;有的抱着侥幸心理,正如黄玉霞2015年在百岗尖的遭遇,她轻声劝阻一名乱扔垃圾的游客,对方竟蛮横怼来:“我就爬这一次,扔在这儿有啥关系?”更让人无奈的是从众心理的推波助澜:看到身边人随手乱扔无人制止,不少本有环保意识的游客也动了摇,抱着“别人都扔了,我为啥不能扔”的心态跟风丢弃,让不文明行为像野草般蔓延。
“这些垃圾不仅破坏景观,还会污染土壤、水源,威胁野生动物生存。”黄玉霞痛惜地说,深山垃圾清理难度极大,也很难监管,这背后,是户外热潮中文明脚步与环保意识的“时差”,是亟待破解的“文明考题”。
面对山野垃圾的泛滥和公众环保意识的缺失,乐清市环保公益协会深知,环保不是一场短暂的行动,而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持久战。因此,他们在组织净山清卫行动的同时,也加大了环保宣传的力度。黄玉霞作为环保讲师,经常走进温州地区各大学校、企业等开展环保宣讲。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上次雁荡四尖回来后,大家心里都还惦记着山上那些未来得及清理的垃圾。我们计划在11月23日再次前往雁荡对垃圾进行二次‘清剿’。”黄玉霞坚定地说,“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我们相信只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一定能够改变现状。”她希望通过这些行动,激发更多人的环保意识,共同为守护乐清的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志愿者呼吁广大市民:当你用脚步征服山川的同时,也要用责任守护风景,将垃圾打包带离,让洁净留存山野,这既是对自然最质朴的敬畏,也是对志愿者们攀崖涉溪、徒手清污的最高敬意。愿每一位踏山者都能成为“无痕山林”的践行者,让乐清的峰峦始终青翠、溪涧始终澄澈,让自然之美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