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孟涛
“我家住在水门头,蒲岐说是四城门,其实还有第五个门——水门,以前是专门让船通过的。”日前,民富冷冻有限公司(阿醉佬)经理吴灵富说起家乡时,眼里有光。这个乐清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着八百余年的历史,既见证了抗倭海防的历史,也看到了现代产业的腾飞。
水门头旁,吴灵富家的自建房见证了两代人的创业守业。吴灵富的父亲吴再柳人称?“阿醉佬”,从80年代挑着竹篰走街串巷贩卖鱼虾,到创立“益康食品”“民富冷冻”,将传统海鲜加工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开发出黄鱼鲞、烤虾等特色产品,让“阿醉佬”品牌走入千家万户。前几年,吴灵富接过父亲衣钵,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企业更好发展。“虽然现在已经有真空包装、烤虾、鱼饼等多条特色生产线,守住‘好味道’始终是我们产品立身之本。”吴灵富说,从家庭作坊到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从走街叫卖到年产值超千万元,“阿醉佬”的成长轨迹,体现了蒲岐人的拼搏精神。而蒲岐镇海鲜特色产业的年产值也已破亿元。
吴灵富的童年记忆里,不只有海鲜的鲜香,还有“抬阁”巡游的热闹。“小时候,能参加‘抬阁’表演是件特别荣耀的事情,我上台演了两天。”说起这些,吴灵富依旧神采飞扬,他说,蒲岐的四城门都是他小时候和玩伴一同游玩的场所。如今的蒲岐四大城门——保泰门(东城门)、蔚文门(南城门)、定安门(西城门)和镇武门(北城门),仍是古镇格局的核心地标。城门内,十字街巷纵横交错,延续着明代海防卫所的城市肌理。“远看仙人腾云,近看三国封神,仔细一看都是蒲岐人”,蒲岐“抬阁”巡游一直是蒲岐人乃至乐清人热捧的民俗活动。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1岁的臧寿攀老人仍坚持传授技艺。他创新设计铁架结构,让每台抬阁可承载十余人,表演内容从“三国”到“西游记”,人物栩栩如生,堪称“流动的舞台”。北门街村的“老鼠嫁囡”笑戏,则以幽默诙谐的表演讽刺封建包办婚姻,成为蒲岐独有的民俗符号,近年更融入网络热梗,吸引了年轻观众参与,在今年“五一”非遗巡游中大放光彩。而传承五百余年的蒲岐九月庙会,也在焕发新生。庙会不仅延续传统民俗,更创新打造了蒲岐大舞台、蒲京特卖场、八鲜盛宴、名特优专卖场、学子创意手作等特色板块,今年累计吸引客流超46万人次。
蒲岐镇于2020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自此开启系统保护的新篇章。通过划定核心保护区、管控建筑风貌、修复历史遗存,古镇肌理得以完整保存。与此同时,蒲岐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古镇内布局城市书房、古镇博物馆等,外延区域则发展临港制造、海鲜加工,形成了“内外兼修”的发展格局。
这种“内外兼修”的发展理念,同样体现在经济建设上。围绕“跻身温州A类工业重镇、规上工业总产值破百亿”目标,蒲岐系统规划了共富、智造、数智等三大临港产业园,聚焦新能源、智能装备等产业,加快温州捷宝、奥海电气、九洲电子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融合发展。2024年,全镇规上工业产值达78.9亿元,2025年1-10月增速达11.0%,预计全年工业用地出让面积达320亩。
从吴再柳父子的品牌坚守,到臧寿攀老人的抬阁传承,再到全镇上下的奋进拼搏,蒲岐镇用行动诠释了保护与发展。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既守护着“山海城河”的历史记忆,也敞开通向未来的产业之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