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懋培
在乐清书城温暖明亮的展厅里,一幅幅色彩斑斓、笔触独特的画作静静悬挂,仿佛一片流淌在书页间的“星星海洋”。最近,在乐清书城举办的“书店里的星光:与星星的约绘”公益画展上,展出了数十名儿童的精美画作,也为市民打开一扇了解孤独症儿童内心世界的窗。
画展现场。吴懋培 摄
画展上,有一幅画引起记者的关注:画中的花朵颜色鲜艳热烈,蔬果灵动而新鲜,完全不像出自一个9岁孩子之手。
“他对颜色,天生有一种自己的理解。”提起画作作者儿子佳佳,妈妈语气里满是温柔的爱意。在她的记忆中,佳佳从3岁左右起,就用色彩认知世界。去年,佳佳在乐清市体育中心附近的绘画班学习,不仅在班上,就连家里也成了他的小画室,绘本、动画里的主人公,都是他笔下的常客。老师也觉得他对线条图像的把握,比一般小朋友更为敏锐。
这种敏锐,同时伴随着一份属于他自己的“完美主义”。“他在家里画画,要是有一笔画得不满意,就会把纸揉成一团,非要重来。”从佳佳的画里,记者看到了满满的童真与想象。“现在的他最爱画海洋动物,他笔下的海豚,常常会戴着耳机听音乐,或拿着话筒唱歌。”妈妈解释道,这大概源于他们常去海洋馆看表演的经历:“在他心里,海豚也许和爱唱歌的妈妈一样,是快乐的存在。”
如果说佳佳的世界是色彩的诗,那么12岁的熙熙的世界,就是由严谨线条构成的立体地图。画展上,熙熙的画作最多,从用色繁复的宇宙旅行到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他的作品在一众孩子中展现出扎实的功底。每年学校艺术节,他都是画画比赛的常胜将军。
熙熙妈妈说,孩子对图形和空间的痴迷,似乎与生俱来:“他一两岁时就爱看跟道路有关的东西。一开始喜欢路灯,抓着笔就描摹它的形状,再后来又迷上了画‘马路牙子’。每天都画,画完还要郑重其事地写上地址。”
这份痴迷随着年龄增长,乘坐过一次S2列车后,那趟旅程成了他笔下反复描绘的路线。“他用简单的线条,把经过的站台、转弯的马路等都画下来,非常精确。”熙熙妈妈还跟记者分享道,之前S2线刚通车时,孩子参观后,便画了一幅从正大广场到万岙站坐S2到旭阳路站再到南虹广场的精细地形图,成功入围了首届“毕昌煜杯”全国孤独症人士艺术大赛。
在这个被书香与画意包围的空间里,许多像佳佳与熙熙一样的“星星的孩子”,用画笔诉说内心的语言。据了解,此次画展由乐清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乐清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承办。展览将至明年2月底。期间,还将有新的作品不断更新展出,欢迎市民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