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人玮
最近,“光影铸魂?强城新篇”影像艺术展览暨第5届温州市摄影艺术展览在温州市文化馆举行,来自乐清的周靖卓凭借组照《生命力》斩获青年组银质珍藏奖。温州市摄影艺术展是温州全市最高水准的综合性摄影艺术盛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周靖卓凭自己的摄影探索,从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初露锋芒,展现了摄影的新生力量。
兴趣使然?拜师学艺
周靖卓出生于2005年,柳市人。此次他获奖的组照《生命力》,色调统一、色彩明亮,他将落叶、树木、水波、风铃、阳光、月光等元素收入镜头,画面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与细腻情感。周靖卓说:“这组照片拍摄地点跨度很大,从洞头、乐清再到日本,记录的都是生活中让我感受到美好与惬意的事物。”
周靖卓
他坦言,准备参赛投稿时,这组照片其实还是半成品,尚有几张未收录。“完成后期处理并重新编排后,这组作品成为我申请日本院校时的作品集的一部分。”
从乐清到日本,周靖卓对摄影的热爱只增不减。这份热爱源于高中时在互联网上关注的一位视频博主,其拍摄的视频每一帧都让他深深着迷,于是摄影的种子在心中悄然埋下。
进入大学后,他主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虽接触过摄影,却多是随手拍摄,未产生系统学习的念头。直到一次参加摄影摄像比赛,他尝试创作视频与照片。
为拍出满意的作品,周靖卓付出了诸多努力,凌晨3点起床,沿途走走拍拍,历时两个多小时,从乐清市区清和公园徒步至盐盆山顶。
“我平时不常爬山,体力一般,爬到半路已有些气喘吁吁。恰逢天微亮,朝阳即将升起,天边的霞光,瞬间治愈了疲惫,让我重获力量继续向上。”他说,“那天拍到的照片在朋友圈收获许多点赞,这种审美被认可的感觉,让我非常满足。”
虽然那次比赛未获奖,但激发了他的好胜心。为提升专业水平,2024年,他得知温州七都有樟里汀院摄影工作室,便前往求学,在那里和摄影师们在院子里交流了整整一下午,从他们那里接触到了全新的摄影理念。
内心外化?自成风格
“在摄影工作室,我了解到摄影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日常记录式的随手拍摄,第二种是流程固定的商业摄影,第三种则是专业创作。”周靖卓说,“在我看来,专业摄影作品应当能体现创作者的内心思想、审美表达以及对社会的见解。我也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拍摄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从2024年起,周靖卓开始跟随十三老师与丁老师学习。“十三老师擅长写意摄影,丁老师则专注风光与黑白摄影,我的个人风格正是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初具雏形。”
目前让周靖卓比较满意的作品是黑白组照《暧昧的世界》。这组作品创作历时两年,透过影像可隐约感受到他当时的迷茫与不安。
他介绍,拍摄这组作品时,正值自己即将踏入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阶段,他开始意识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一切在他眼中都化作了灰色地带:笑容背后的真心、利益优先的行为、随立场变化的诚信度……于是他开始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用镜头记录在社会磨合中产生的不安与痛苦,以及那些难以言表的心灵震动。
周靖卓向记者解读:“组照中部分模糊的影像,是内心迷茫状态的投射;睁眼与闭眼的对比反映内心世界的转变;掩面的手势模糊了表情,恰如我当时不悲不喜的心境……《暧昧的世界》正是在这种领悟中诞生——在光明与阴影之间,世界既非纯粹的黑,也非绝对的白,而是由无数灰色层次交织而成。”
“那段时间确实很迷茫不安,但好在我调节能力还行,自我消化了一段时间。就像作品最后那张睁眼的照片,想通之后,我又开始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周靖卓笑道。
赴日深造?圆梦摄影
如今,周靖卓只身赴日继续深造,虽尚未正式入学,却已满怀期待。
“日本的摄影理念和国内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会刻意蹲点拍摄或摆拍,而是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可以是不同颜色的草,也可以是路过的一群鸟,万物皆可入镜。他们同样用照片表达情感,但从不刻意为之。”谈及摄影理念,周靖卓滔滔不绝。
摄影是创意的艺术,生活是他的创作灵感源泉,而灵感转瞬即逝,因此他出门总会随身携带相机和备用镜头,以便随时捕捉瞬间。“我专注于写意风景,希望像画画一样创作摄影作品,通过组图形式融入云朵、飞鸟、雨滴等生活元素,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我的表达。”
周靖卓告诉记者,他将在日本接受4年的专业摄影深造,从快门、曝光、胶片、暗房等基础技能,到摄影体系构建、审美能力提升、艺术表达与创作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学习。“完成学业后,我希望能在日本相关行业积累经验,回国后争取创办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