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前,他是河中溺水的孩童,被一双温暖的手托起生命;三十五年后,他是跃入冰河的勇士,用同样的方式续写善良轮回。
黄道献,这个服役十二年的老兵,在听见落水声响的瞬间,本能激活了军人的铮铮铁骨,也唤醒了幼年被救的深刻记忆。
从被救者到施救者,他托起的不仅是一位陌生老人的生命,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接力。
一份正能量特别奖,致敬这场跨越三十五年的生命接力,最美的善的循环。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
11月2日,乐清虹桥镇干部、退役军人黄道献跃入河中救人的事迹,经乐清市融媒体中心报道后,在全城传为美谈。那条承载着生命与感恩的河流,如今依然静静流淌,但由黄道献引发的温暖涟漪,却远未停止。面对潮水般的赞誉,这位乐清退役军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
全网点击量超10万次
深秋的柳市镇荷堡村,正面临着大降温,河水已刺骨。11月1日下午,河道中,一名老人正在水中挣扎。“扑通”一声,黄道献跃入河中。冰冷的河水瞬间包裹全身,他咬紧牙关,奋力向老人游去。靠近、托起、回游,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尽管腿上已被异物划伤,他仍强忍疼痛,硬是将老人安全救上了岸。
“这条河,对我来说太特殊了。”望着眼前这条奔流不息的河道,黄道献的思绪飘回了35年前。那时他还是个刚读幼儿园的孩子,不慎掉入这条河。“当时感觉快要没命了,是隔壁村的一名老大爷跳河把我救上来的。”那个被岁月模糊了面容的恩人,却在他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11月3日乐清日报曾报道)
35年轮回,从被救到救人,从懵懂孩童到铁骨军人,黄道献完成了一场关于生命与善良的接力。
相关新闻报道经过乐清市融媒体中心首发后,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潮新闻·钱江晚报、美丽浙江、平安鼎、温度新闻等省内媒体纷纷转发该新闻,全网点击量超过10万次。网友们被这场跨越35年的生命接力深深打动。
@此枚西红柿略显生说:“善良是有回音的,35年过去,那声‘谢谢’终于传了下去。”
@慕容婷婷评价:“退役不褪色,一个转身入水,全是责任与初心的重量。”
@潮客_27cthg感叹:“同一条河,35年前他被救,35年后他救人,善良真的会‘遗传’……”
面对如潮好评,黄道献的手机信息提示音此起彼伏。“新闻报道后,我手机里的信息就没停过。”他笑着说,天南海北的战友们纷纷点赞他是“退伍不褪色”。“没想到和战友们一分别,重新联系上是因为这个事。”
阿里公益为他颁奖
“其实我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黄道献坦言,生活中的他喜静,面对众人的表扬,他一时有些难以招架。
“当时确实只是想把老人救上来,其他的并没有当一回事。”在他眼中,这不过是人之常情,“无论是谁遇到这件事,都会去救的,就如同35年前,那位老大爷义无反顾地救我一样。”
他更不忘强调,救回老人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在我跳河救人时,岸上还有很多群众帮忙接应。”老人救上来后,光着膀子、腿上带伤的他冻得直发抖,不得不回家换衣。而邻居陈浩克一直陪着安慰老人、照顾老人,并协助民警寻找老人的家人,前前后后忙碌了1个多小时。
“一件好事的背后,总有无数的好人参与其中。”黄道献由衷地说,“我们村人人都有热心肠。”
11月3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决定联合乐清市融媒体中心、潮新闻·钱江晚报,为黄道献颁发正能量特别奖及5000元公益金。
证书
收到阿里公益发来的电子奖状后,黄道献给记者发来信息:“证书给我,已经是最大的奖励,请代我把奖金捐献给慈善机构,谢谢!”
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服务基层的工作人员。黄道献用一次本能的抉择,完成了一场温暖的轮回,也让人们相信:人间大爱,终会生生不息。如今,那条河依旧静静地流淌,映照着人间最朴素的善良,它会在时光中沉淀,在关键时刻迸发,然后将危难之际出手相助的这种侠义精神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