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懋培
在北白象樟湾村,常常能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那声音穿透街巷,也穿透人心。声音的主人,正是该村为老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天宝。尽管双耳重听,他却把全部“听力”都“留”给了村里的老人。十五年如一日,他以一种近乎固执的坚守,默默编织着一张温暖的“养老网”。
2010年,60岁的黄天宝从农民转型,成为村老协秘书长。从那时起,他就再也没离开过为老服务的一线。经历两届任期的兢兢业业工作后,2017年他顺利接任老协会长,随即便开始推动建起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电大课堂,将服务老人的理念一步步落到实处。
“别人说我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操心,老协没了你还转不了吗?我就回他我乐意!”说到这里时,黄天宝的声音变得更加高亢,语气更显坚定。这份“乐意”,背后是他对老人沉甸甸的责任。对于村民来说,他并不善言辞,但却把每一句承诺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不仅走进每位老人的家门,也走进他们的心门。
对于用心建设的老年电大,黄天宝一样“执拗”。从2017年坚持至今,电大课堂每月开课三次,每学期学员超过40人。他不仅组织学习,更营造了一个让老人们愿意走出家门、相互交流的“精神花园”。在他的张罗下,村里老人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还练起了书法、唱起了红歌,晚年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说实话,能把老年电大一直办到现在,不是每个村都能做到的!”黄天宝笑着说。
“我们村光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0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黄天宝告诉记者,每逢春节、端午,自己总是拎着礼物,带领老协成员挨家挨户看望村里老人。村里每一位高龄老人,他都一一记在心上,在特殊日子里给他们送去祝福。此外,他还每年三次组织全村500多位老人齐聚一堂,发红包、聊家常、通信息,好不热闹。除了上门发福利,照顾独居长者也是他的日常。村里有位101岁的老人,大家都叫他叶老师,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拆迁后独居在家中。黄天宝常去陪他聊天,想帮他申请“五保户”,却屡被婉拒。“虽然他不要,我也得常去看看,人老了最怕没人惦记。”黄天宝这样说。
黄天宝(左一)。受访者供图
因为“嗓门大”“认死理”,工作中的黄天宝一遇到有人想“走关系”“占便宜”的情况,都会大声指正,从不妥协。“服务老人是第一位的,别的事没得商量。”他不怕得罪人,也从不把闲言碎语放在心上。有村民笑他“固执”,他却觉得,为老人“固执”,值。据了解,今年村里换届,老协成员本想劝他休息,可老人们却集体“不答应”。在他们心中,黄天宝是可以托付晚年的“自己人”。
耳虽背,声却亮;人虽倔,心却暖。黄天宝用十五年时光,把一句“我乐意”写成了一首陪伴长者、守护夕阳的叙事诗。在樟湾村,他不是什么大人物,却是老人们最放心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