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青 通讯员 张小强)近日,国家工信部公示了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乐清共17家企业入选,数量居温州首位。截至目前,乐清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75家,其中64家凭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脱颖而出,跻身“小巨人”行列。
“自企业从传统电气行业向智能物联转型后,产值年年攀升。”说起发展优势,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景颇为自豪,“我们有专业资深的技术团队、快人一步的新品研发、精准可靠的产品制造体系和性能齐全的综合实验装备,从而实现产品开发速度、产能交付水平、质量保证能力以及综合合作成本实现全面领先。”他说,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达5%,目前已拥有国家专利160余项、有效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所生产的各系列产品在海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都拥有众多稳定运行的典型案例。
同为“小巨人”的万沙电气有限公司,则将科技创新的焦点投向了电力系统中最基础的“神经末梢”——计量与配电环节,通过对传统计量箱、电表箱的智能化、模块化改造与安全性提升,看似普通的箱体产品被做成了“智能终端”,成为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节点。“我们正在联合西华大学材料与工程实验室,开发一款针对老旧小区、高层建筑等场所用的高性能复合工程材料,提升箱体的阻燃性、抗老化能力和机械强度。”该企业负责人说。
“小巨人”的“大能耐”,不仅在于专注修炼内功,还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近年来,乐清高度重视优质企业培育工作,构建了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企业五级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企业向高端化迈进。通过实施“专精特新”双倍增计划,建立“一企一策”培育机制,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诊断咨询,并筛选出一批具备“小巨人”申报潜力的优质企业。在科技支撑方面,先后投运西安交大雁荡山研究院、中国赛宝(东南)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选派“科技副总”入驻企业,系统构建“3+X”科创体系。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出“大脑赋能+轻量数改”新模式,助力广大中小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制造精度与产品附加值。
“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在家门口就完成了国家级检测,中国赛宝(东南)实验室让我们拥有了最强技术后援团。”陈建景点赞道。
在乐清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无数中小企业努力拼搏,洋溢着创新创造的热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