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 通讯员 陈梅 朱哲莹)“不问价格就下单的‘豪爽’大客户,投金翻倍的诱人广告,这极有可能是陷阱的开始!”近日,诈骗分子的黑手悄然伸向黄金领域,手法不断翻新,让不少投资者和黄金商户防不胜防。
罗女士经营珠宝店多年,生意一直不错,线上线下都有客户。不久前,一名陌生人添加了她的微信,看中两个总价3.8万余元的黄金手镯后,以“不方便到店”为由,要求罗女士将货物发快递到指定酒店。罗女士见货款顺利到账,便放心地安排了发货。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不久后收款的银行卡突然被冻结。银行告知她,收到的钱款来自一起电信诈骗案的受害人,罗女士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人”。
乐清警方提醒广大黄金商户,如遇以下情况,务必立刻警觉:遮脸躲监控:顾客戴着口罩、帽子,刻意避开店里的监控,不敢露出正脸;“扫货”不挑不问:对黄金价格、纯度、款式毫不在意,直接提出“大量买”,比如一次性购入多根金条、多件重金首饰;支付“不对劲”:使用他人的银行卡、网银支付,或由第三方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且无法证明和付款人的关系;频繁大额购买:短时间内多次进店购买,金额较大,数量与方式不符合自用、送礼或正常投资逻辑。一旦遇到上述情况,商户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记下买家的体貌特征、穿着打扮以及付款账户信息(如银行卡号、微信/支付宝昵称),记录所购黄金的型号、重量、数量等关键信息,并立即联系辖区派出所及时介入。
家住柳市镇的小A,因轻信“黄金投资”广告,陷入了诈骗陷阱。她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广告后,“客服”称用黄金代替投资款,账户对应的资金就会翻倍。小A先投入5000元购买黄金,待指定人员上门取货后,账户投资款竟变为1万元,还成功提现1000元。尝到甜头的小A深信不疑,陆续购入40多万元黄金。可当账户投资款攒到80万元想提现时,网站突然打不开,客服也失联了。这时,小A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损失高达40多万元。
乐清警方再次提醒,这几种“异常购买”行为要格外警惕:顾客频繁询问“黄金投资怎么赚得多”,还强调“高收益”“短期回本”等话语;一次性购买大量金条,并反复咨询“以后怎么卖、在哪卖”,询问的次数和细致程度远超正常需求;购买时表情紧张,对“购买用途”等提问回避不答或理由前后矛盾;顾客身边有陌生人全程主导购买意向,或购买过程中不断用微信或电话与他人联系。发现上述情况后,工作人员应委婉提示顾客警惕“黄金投资”常见骗局,如“实物黄金抵扣投资款”“业务员上门收货是诈骗”等。若顾客仍坚持异常购买,或工作人员判断其已陷入诈骗陷阱,请立即联系辖区派出所协助开展劝阻工作,避免顾客遭受财产损失。
乐清警方呼吁,无论是黄金商户还是普通市民,一旦遇到可疑情况,请立即保存证据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