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露露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乐清市北大街“瓯风宋韵?北街新市”主题活动正式启幕。除了好玩好逛的商铺,游客还可打马吊、投壶射箭、看皮影戏、听书品茗、调香赏花等,现场体验宋韵文化。10月1日当天,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人流量超5万人次,充分显示了市民对于宋韵文化的喜爱。
回溯历史,温州在宋朝前后迎来一波文化繁荣,近些年,乐清也非常重视宋韵文化的活态传承,其中传承了近千年的乐清白石会市最具代表性。2024年“三月初十”白石会市焕新颜后,无疑为宋韵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但会市在举办过程中,也体现出主题不突出、特色不足等问题。日前,市政协组成调研组,针对宋韵文化如何赋能白石会市这一主题开展调研,助力传统会市突围破圈。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琳 摄
特色需更鲜明
白石会市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布局。据统计,2025年农历三月初十至三月十四日,白石会市主要街区涌入人流量超百万人次,2000多家店铺与涌动的人潮共同上演了一幅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白石会市的延续和繁盛正是宋韵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现,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会市的特点之一。
但在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宋韵文化的特点在白石会市中并未得到充分彰显,市集的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特色不突出,会市“低小散”商户多,与乐清、温州其他传统集市相似,烟火气足但雅趣少,群众易产生“审美疲劳”。其次,游玩线路设置不科学,旅游带动能力不足。白石境内文旅资源丰富,但白石会市未充分整合要素,未形成旅游链条,辐射效应不强。再者,会市期间“白石乡宴”虽最具话题,但是仍有人认为,特色菜品不多,且无价格梯度,需凑齐10人一桌,人均约100元,还得提前网络预订。
管理需打“补丁”
会市里藏着浓浓的乡愁,热闹是其吸引人前往的原因,但过程中的舒适感也是游客追求的目标。调研中,委员们发现,会市的管理漏洞仍然不少。
从摊位设置来看,前期招租缺乏规范管理,摊位类型雷同,烤串等同类商户占比大,近2500个摊位中烤串类约占美食类三分之一,且价格混乱,群众体验感不佳。传统市集分类布局不合理,食品、服装等商铺交错摆摊,给人杂乱无序的感觉。而招租程序也不规范,存在“层层转包”“高价转租”,二道、三道贩子抬高摊位价格等问题,这样一来,对村集体收入贡献小,还造成市场主体责任难明确。像“海螺丝”等流动性强的小吃摊,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难以追踪溯源。
此外,白石街道缺乏大型商超、酒店、旅馆、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三月初十”会市期间,乐清市区、柳市、北白象的游客逛会市,首站即汇集传统会市的主入口新河浃,会市散场时间段出现道路拥堵是常态。由于市集人流量太多,到22时后才逐渐散市,环卫工人无法进入清运,导致清运不及时。
传承发展需要创新
好的集市宛如潺潺溪流,能实现长态发展,为地方经济与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两年,白石会市也推出了《三月初识》会市主题歌曲、“白石乡宴”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但是白石会市在举办中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未形成良性可持续的会市模式。如:“花船接亲”场景,仅仅是重现宋制水上婚俗,内容过于单调,没有对婚礼民俗体验上做更多的延伸;会市传统集市区缺乏活动植入,杨柳滩潮市集虽有创新项目,但是体验感和互动感不足;会市过后,一些特色美食产品、农具产品等没有下沉到市场进行销售;尽管白石会市宣传力度较大,但在宣传内容上,没有很好地与文旅挂钩,未能让白石会市和白石历史文化相结合。这些都影响着会市的常态发展和传承。
委员建议
深挖文化内核
打造会市特色品牌
委员陈佳:在宋代,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等“四艺”普及于街坊市井,琴、棋、书、画、词、酒、花、茶、香、石号称“十雅”,影响各个社会阶层。在白石及周边乡镇(街道),至今还流传着参龙、道情、水龙鼓等民间习俗,细纹刻纸、银漆器制作,这些带有浓厚宋韵瓯风特色的民俗,让人恍若穿越到了南宋。因此,白石会市的打造要跳出会市的范畴,站在白石全域范围,深入挖掘宋韵文化,积极谋划具有宋韵特色的白石会市品牌战略。
委员金微:白石不但拥有中雁荡山的自然和人文风景,还有古村、古道、钱氏家训、道观寺院等重要文化符号。要赋予白石会市的文化意蕴,深入挖掘瓯江山水诗路目的地文化、杨柳滩遗址、玉虹洞千年道观文化、钱氏家族孝廉文化等鲜明地域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市集品牌辨识度和认可度。宋韵瓯风文化的传承发展,既能为白石会市品牌打造带来深远和持续的影响,也能为白石全域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讲好宋韵故事
拓展多元互动边界
委员张银迁:白石会市背后的宋韵文化,需要一份“更好的解说词”,需要基于深入挖掘后的再创作。要做好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将传统会市衍生出来的美食、民俗、艺术和生活习惯、语言特色等,进行多次元重构与呈现,打造新场景,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情感共鸣,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委员钱宝周:可对曾流传于白石会市周边的斗歌、对口白等民间文艺进行重现;将本土的银器、瓷器、漆器、蓝夹缬等技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具有现代感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设置手工制作体验区域,增设游客体验环节,让游客亲自体验蓝夹缬印染、传统银饰敲打等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安排亲子互动游戏、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家庭共同参与,营造和谐气氛;在乡宴菜品的设置上,增加有白石地域辨识度的菜品,合理制定价格梯度。
委员管志勇:开展“集章式”打卡奖励,以集卡奖励的方式,引导游客完成对白石山水风光、民俗文化和独特风貌的深度体验;做好角色扮演,如重现宋制水上婚俗,讲述陈钱两家千年姻亲故事;现场还可以增加“集体婚礼”“媒婆说亲”以及“群众对答”等互动环节,并赠送特色文创产品。此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市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强化市场运作
完善会市配套支撑
委员王晓勇:树立市场化运作办会市的理念,市场运营单位要积极学习其他地区成功市集的经验做法,特别是在摊贩遴选上要与会市的主题相得益彰,在商户申请入驻环节进行审核把关;商户入驻经营期间,实施“积分管理制”,对经营期间不符合规范的商户及时采取限制措施等。积极探索在自求平衡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作,反哺政府在设施和管理上的投入成本,构建良性、有序、可持续的白石会市模式。
委员林彬彬:完善配套服务,白石会市的长期发展还需要配套设施的支持,建议在宏观层面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文件,以长远发展视角谋划考虑市集经济发展。比如:针对当前市集举办中面临的人行道占道摆摊、环卫清运难、高峰期停车难等痛点难点问题,梳理形成有据可依的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设立固定区块,成立乐清农耕器具专业市场,用于长期经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