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通讯员 薛晓峰
粮安天下,种为芯片。10月15日至16日,浙江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活动在乐清举行。来自全省各县(市、区)的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农技专家与种粮大户代表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看禾选种”、观摩新技术、交流新模式,共同探寻将“良种”潜力转化为“大面积”产量的现实路径,寻找粮油稳产增产的“芯片密码”。
在位于蒲岐镇的省级连作晚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甬优106”“嘉丰优2号”“嘉科优11”“甬优12”等17个各具特色的晚稻新品种整齐排列,构成了一片晚稻丰产对比的“田间考场”。颗粒饱满的稻穗不仅是品种优良特性的直观体现,更是乐清为全省单产提升提供的“品种答案”。
良种还须配良法。在同期进行的油菜精量条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演示现场,浅旋耕与无浅旋耕的对比田块清晰展示了技术差异。这项集旋耕、施肥、开沟、播种等工序于一体的机械化技术,以其“省工节本、增效高产”的优势,破解了季节紧、劳力紧等难题,助力每一季作物在最佳农时播下,为全年粮油高产赢得主动。
如果说蒲岐晚稻新品种示范点展现了技术应用的“点上精彩”,那么淡溪镇“吨半粮”攻关方和虹桥镇双季稻高产方观摩点,则呈现出资源高效利用与单产持续挖潜的“面上丰收”。观摩团实地考察了乐清“麦-稻-稻”“油-稻-稻”“菜-稻-稻”等多元化三熟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这些模式通过茬口精准衔接与全程机械化作业,最大化利用了光温水土资源,实现了“一年三熟”从可能到高产的跨越,是乐清在有限耕地资源上追求周年高产、提升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实践,为我省“吨粮田、万元钱”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
据悉,今年乐清早稻示范片平均亩产达520公斤,最高亩产突破748公斤;鲜食蚕豆创下最高亩产、百亩方最高亩产2项“浙江农业之最”;“麦-稻-稻”“油-稻-稻”等三熟制模式试验示范成效显著,并在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培训会上作典型交流。
单产提升,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全方位的服务支撑。乐清创新推行将部分补贴资金前置到生产关键环节,有效激发了规模主体“藏粮于技”的内生动力。例如,对“油—稻—稻”模式,油菜、早稻、晚稻三季合计补贴达710元/亩;对连片百亩以上示范项目,还有免费种子和专项奖励。同时,通过持续举办高产竞赛、实施订单收储及种植保险等政策,乐清构建了一套覆盖全程、激励有效的政策扶持体系,让农民种粮更有信心、更有奔头。下一步,乐清将持续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技”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全省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乐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