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视频 问效 手机报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乐清网
木韵生香的“雕刻小镇”
2025年09月18日 09:13:14 手机看新闻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珈玮

  步入柳市镇泮垟后横村的乡村博物馆,仿佛走进一处静谧而厚重的艺术空间。柔和的光线下,淡淡的黄杨木香萦绕其间,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在清雅氛围中更显神韵流动。它们形神兼备,细节精微,仿佛随时会从木纹中苏醒。展品旁还陈列着雕刻工具与原坯,完整呈现从粗犷木材到细腻艺术品的蜕变历程,引人驻足凝神。

  作为乐清黄杨木雕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泮垟后横村的村民自小与木雕为伴。“代代相传、邻里互授,是我们村的传统。”村民郑女士说。早年从事这一行业的村民众多,艺术氛围浓厚,村中处处可见黄杨木雕之美。

  伴随时代发展,村里的木雕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十几年前,我们就建成了‘木雕小镇’展厅,近年来转型为以黄杨木雕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陈列着多位省级和温州市级工艺大师捐赠的作品,系统展示黄杨木雕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及代表作品。”该村党总支副书记钱王敏介绍,该展厅陈列的黄杨木雕作品现已达100余件。

  如今,该博物馆日常组织周边学校学生团体及外地客商团队参观,也有散客慕名前来参观或洽谈合作。“我在这了解到很多黄杨木雕的历史,对村里的传统文化深深着迷。”刚读初中的村民小林说,每年暑假前,他所在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这个乡村博物馆参观。在党建助理员讲解下,一件件惟妙惟肖的黄杨木雕,引来学生们的惊叹赞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在课余时间尝试学习黄杨木雕制作,既培养动手能力,也传承非遗。

  “未来,我们还将丰富展品、增设现场制作教学和文化课程,全面加强非遗传播。”该村党建助理员表示。在传承非遗之余,该村还妥善处置现有的老宅古民居,将其周边逐步开发建设为文化休闲产业,整合非遗购物、文化休闲、旅游餐饮等元素,进一步擦亮“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块金名片。

  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认同感”,还来自于村里依托主题文化建设的多个小型公园以及配套设施。傍晚时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4个公园点缀村庄沿线,随处可见散步、夜跑、休闲的村民。“村里不但有儿童乐园、羽毛球场,还有很多停车位,实打实带来了休闲和便利。”村民的话语透露出在此生活的惬意和舒适。

  实打实的惠民工程还在不断升级。在乡村博物馆旁,一条崭新的游步道正沿龙岐河支段延伸。这是上个月刚建成的休闲场地,目前已完成首期400多米建设,未来还将实施二期工程,对接多村道路,形成数公里的环村步道。“未来,这里将完善沿途绿化亮化,在持续提升环境的同时,为村民们带来更多休闲歇息场所。”村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泮垟后横村逐步构建起以黄杨木雕为底蕴、以休闲场所为配套的乡村发展底色。这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与安全感,更扎实地推动了黄杨木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乐清日报  编辑:刘丽娟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乐清网”或者“闲淡论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乐清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乐清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77-61528110 传真:0577-61523131 标注“转新媒体部”。
 热点排行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新华时评丨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构建...
·把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习...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
·新华时评丨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构建...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 在伟大征程中挺膺担当...
·打开 时习之丨习近平: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
·看图学习丨“人民”二字是关键 总书记谈网络...
 汽车·生活
·与哈弗F5邂逅苍山洱海,专为约定90后而来
·哈弗F5 因你未上市,就别怪我先做个始于颜值...
·楠溪江畔共赏比亚迪“DI新引力”
 健康·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国乐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乐清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577-61523012
备案号:浙ICP备05000063号 广告部:0577-61600906 技术故障:0577-615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