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孟涛
大荆溪水流过分洪工程隧洞,向乐清湾不停奔去;溪两岸,建设的热潮涌动。在北部片区大荆镇,一场关于补齐短板、缩小“三大差距”的生动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城乡面貌和百姓生活,“山里人”也开始过上了“城里”日子。
“现在出门方便多了,看病不用奔波,养老也有了好去处。”日前,在大荆镇下山头村,70岁的村民高育林在村内丰收驿站领取养老金后笑着说。这位老人的获得感,是大荆镇近年来一个个投用的重大基础设施成果展现。
《乐清市大荆片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2021—2025年)》实施以来,共开工98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54个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超70亿元。
产业深耕,激发内生动力。透光明亮的玻璃大棚内,65种铁皮石斛种植源在棚内“自在”生长,不远处,铁皮石斛产品展示中心内,返乡青年周晗静泡好了一杯石斛咖啡,等候访客到来。这位于大荆镇平园村内、面积180亩的“共富大棚”,不仅是大荆镇铁皮石斛产业进一步壮大的标志,更是周边村民与村集体的“致富”之所。该“共富大棚”每年用工量超1万人次,每年仅临时人员工资结算超百万元,并且村民每年可增1200元/亩的租赁收入,村集体每年分红收益2000元/亩。
在“共富大棚”等模式推动下,1.3万亩铁皮石斛在大荆镇及周边乡镇蔓延生长,石斛酒、石斛面膜等200余种衍生品从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研究院走向市场。2024年铁皮石斛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带动5万多农民致富增收。
养老革新,呵护晚年幸福。大荆及周边乡镇一直有着较高的养老需求。今年乐清城投大荆颐养中心的建成投用,大大强化了大荆片区养老服务能力。走进该中心,“整洁、干净”是第一印象。这里有智慧康养服务,洗澡机器人、夜间巡查机器人、智慧床位毫米波雷达监测长者心率防跌倒,家属在家也能关注到长者动向;这里有一整天的贴心呵护,早操、特色课程等,让老人乐在其中。
“这里有什么课我都上,大家都对我很好的。”78岁的潘洪明老人直言住在这里很舒心。他自6月底住进该中心后,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社工李敏奇描述:“潘爷爷从一开始坐着轮椅由家属陪同来颐养中心察看,到入住一段时间后拄着拐杖出行,再到如今,在康复课程后,已正常行走。”?
医疗升级,构筑健康堡垒。乐清市第五人民医院完成新院址搬迁以来,各医疗科室推陈出新,打造了多个“明星科室”。康复科今年又收到了15面锦旗,已在群众中“口口相传”;消化肿瘤科有2名上海仁济、上海十院等医院的知名医生固定每月来院坐诊,让大荆居民在镇域内,享受“大城市的医疗服务”……
未来乡村民生改善的温暖图景在大荆镇下山头村徐徐展开。当天下午,百姓书屋内,管理员章莎莎正在整理图书。这个藏书7000余册的书屋,与全市各大图书借阅点系统连通,实现“城里借书村里还、村里借书城里还”。下山头文化礼堂门口的广场,是村民每晚娱乐的好去处,有跳广场舞的,还有散步的,好不热闹。
从保障安全的分洪工程到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从特色鲜明的铁皮石斛产业到提质扩容的医疗服务,从智慧创新的养老模式到充满活力的未来乡村,大荆镇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补齐发展短板,缩小“三大差距”,书写着共同富裕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