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露露 通讯员 沈微
日前,乐清市人民医院手外创面修复科成功完成一例极为罕见、复杂的先天性右上肢畸形“桡骨纵向缺损伴悬浮拇指”矫正手术,该手术在乐清尚属首例。这例手术不仅为患儿家庭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也让乐清在复杂先天性手足畸形领域的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5万新出生儿中仅1例
据医生介绍,罕见的先天畸形患者为一名13岁的儿童,他出生后被诊断为右上肢“桡骨纵向缺损伴漂浮拇指”畸形。这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上肢畸形,根据全球流行病学数据,总体发病率极低,大约5万名新出生儿中仅出现1例。该畸形表现为前臂外侧的桡骨部分或完全缺失,形成“桡侧拐棒手”,严重影响患儿的上肢外观和功能。
更糟糕的是,该名患儿不仅存在桡骨完全缺失,还伴有严重的拇指发育不良,由于手部第一掌骨及相对应腕骨与肌肉的缺失,拇指仅以一条纤细的细带附着在第二指上,没有屈伸功能,拇指就像是漂浮在水中的水草,故称“漂浮拇指”。此两种严重畸形的叠加,使得该病例的罕见性与治疗难度级数增加。
x光片。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市人民医院手外创面修复科专家团队成立了专项治疗小组。去年年底,该院引进国家级手外科专家高伟阳教授,团队在他的带领下,结合患儿尺骨的形态、腕骨的发育情况、残存的腕掌骨结构以及漂浮拇血管神经束的走行变异特点,为患儿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医生12小时精雕五指手
医生介绍,针对此种病例,目前国际通用的治疗方案:一期恢复腕关节的稳定,二期切除无功能的漂浮拇指,将食指转位到拇指的位置重建一个有用的拇指,即所谓食指拇化,最终形成只有四个手指但有功能的手。
“能不能让孩子拥有完整的五根手指的手。”这句话是家长的期盼,也是医生们的所愿。术前,医疗团队翻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决定利用团队的显微外科技术优势,在重建一个稳定腕关节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腹股沟皮瓣联合髂骨瓣再造患儿拇指,皮瓣设计精确到毫米级,以确保移植组织在形态、功能及血运等方面实现最优匹配,为术后拇指的良好外形和最大程度功能恢复奠定坚实基础,为孩子重建有功能的五指手。
手术中。
但完成这样高难度的手术,团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当天,高伟阳教授带领团队,在显微镜下,以极高精度完成了腕关节骨性结构重建、拇指再造以及虎口软组织重建等操作,对血管的吻合仔细到每一针每一个结。在专家们的精雕细琢下,整台手术历时12小时得以顺利完成。术后,再造的拇指、皮瓣血运良好,达到了术前的设计目标。
记者了解到,该例罕见病例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在日前举行的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十四届华东地区学术会议上,市人民医院手外科及创面修复外科医生林贤杰受邀分享了30多例“手指全形再造”技术的临床经验。患儿在后期还将进行二期手术,最大程度让他有一双健康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