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伊格 实习生 厉雨嫣
傍晚时分的乐清市区清和公园河面上,一艘龙舟正破水前行。船首鼓点铿锵,桨叶整齐划一激起阵阵浪花。“转体,沉肩,发力要连贯!”作为五四凯瑞女子龙舟队队长,支杨洋指导着队员们调整动作,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充分准备。
支杨洋在训练。
对支杨洋而言,这样的训练场景早已融入她一半的人生。从皮划艇运动员到水上运动教练,从武汉体育学院到乐清“最美”河道,这名乐清女孩的成长故事,始终与水紧密相连。
水上运动 儿时结缘
今年26岁的支杨洋是白石街道人,她童年的标签只有两个字——好动,她喜欢盛夏泡在泳池,深夜还在骑自行车兜风。2010年,在乐清市第五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身材高挑的支杨洋被乐清体校皮划艇教练一眼相中。当时水上运动项目在国内尚未普及,带着一份好奇心,支杨洋踏上了体育之路。
对十几岁的女孩来说,初入体校的日子并不轻松,重复性的训练对体能和耐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当时我连田径场5圈都跑不下来,每次训练都气喘吁吁。”支杨洋回忆道,但她爆发力强的特点也得到了教练的肯定。经过两个月的基础训练,支杨洋被送往温州体校接受皮划艇专业训练。
初学阶段,最难攻克的是“平衡关”。窄窄的皮艇像一条顽皮的鱼,动辄倾覆,翻艇成了家常便饭,需要反复在皮艇上平桨才能达到稳定平衡。支杨洋回忆,当时温州的河道布满绿色浮萍,浓密得像绿毯一般。每次翻艇起身,大家都变成“小绿人”,队友们笑作一团,再排成队借附近中学的水管冲洗,苦涩中还带着清甜。
经过持续训练,支杨洋从不断翻艇、“倒水”,到后来能稳如泰山地划行。那年夏天,12岁的支杨洋首次参加浙江省皮划艇锦标赛,便在年龄最小的丙组夺得2000米第二名。2012年,在教练的介绍下,支杨洋跟随瓯海女子龙舟队学习划龙舟,并代表县级市参与竞技拔河、中华龙舟大赛,成为她年少时期难忘的体育经历。
北上训练 艰苦成长
2012年冬,为备战浙江省运会皮划艇比赛,支杨洋被输送到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参加集训。她清楚记得刚到武汉,大家尚未适应寒冷的天气,教练就已展开紧锣密鼓的训练。“按要求,要绕湖划4圈,总长12公里。寒风如刀,划完船的手又红又僵,像十根胡萝卜。”异乡的气候、餐食以及各方面的变化,让年仅13岁的她感到强烈落差,甚至曾想过和其他学员拎着行李回家,但最终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武汉集训期间,因成绩优异,支杨洋与同期学员被武汉体育学院教练看中,留下继续训练。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冬日训练时光,天气寒冷,大澡堂的热水供应不稳定,有时需要自己提着水桶去打水。“热水有限,想洗到热水澡就得率先完成训练。”支杨洋说。
坚持终有回报。2013年,她回温州一举摘得温州市运动会女子皮艇乙组2000米和500米双料金牌,并于2014年担任武汉体育学院女子皮划艇队队长。
正是这段时间,她学会写训练日志,开始形成自己的训练理念。“一般来说,运动员大多会逃避写训练日志,因为不知从何落笔。”支杨洋坦言。后来她学着教练的样子,每天评判自己训练中的进步、技术和动作,慢慢形成了训练的逻辑性,这也为她日后成为教练奠定了扎实基础。
对专业运动员而言,越简单的动作越要精细。“仅入水这一个动作,就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划桨过程要在流水中找支撑点,包括体能的分配以及团队的合作,都是我们要不断学习的。”支杨洋说。这样的训练和学习日常,陪伴她在武汉度过了一整个中学时光。
发挥潜能 推广运动
与其他运动员不同,大学时期,支杨洋通过体育单招单考进入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由于学院没有水上运动项目专业,她跨项选择了羽毛球。
大一下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湖北一家率先开展皮划艇运动推广的俱乐部。“当时水上运动项目在国内才刚刚兴起,我们也希望吸引更多水上运动爱好者加入。”支杨洋说。她与俱乐部负责人共同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了200多人的水上教学活动,第二年,该校便成立了龙舟专项队伍。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出台新政策培训桨板教练,首期培训正是在武汉开展。支杨洋作为活动承办方负责人及助教也参与其中。“如果专业的人不去做专业的事,水上项目该如何推广呢?”培训中一位讲师的话点醒了她。“当时从事水上运动推广工作的大多是业余爱好者,专业运动员退役后迫于生计,更多选择在健身房做教练。”支杨洋说。这番话也因此坚定了她从事水上运动推广的决心。
2022年,支杨洋回到乐清,积极参与水上运动的推广,并与合伙人共同成立乐清五四水上运动俱乐部。在这里,作为教练的支杨洋一改平日安静内敛的性格,在教学中充满热情与感染力。她执教的学生多次参与全国性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累计奖牌数达274枚,俱乐部也吸引了200多名会员。
支杨洋在耐心教学。
今年5月,在乐清市龙舟协会的牵头下,支杨洋组建了五四凯瑞女子龙舟队。每逢赛事任务,队伍便保持每天训练、一周一休的节奏。如今,支杨洋既要负责俱乐部管理和水上运动的推广培训,又要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桨板讲师出差讲课,多重身份让她的每一天都充实无比,也让她不时怀念当初专注训练的时光。
从热爱运动到专业运动员,再到水上运动推广者,支杨洋用桨划出了一条独特的人生轨迹。在水上运动中,她找到了自我,也正在帮助更多人找到与水相处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