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
连日来,家住清江镇的83岁的陈奶奶日复一日蹒跚于三张病榻之间,独自扛起照顾瘫痪退役老兵丈夫、残疾儿子以及罹患尿毒症孙子的重担。这个毫无劳动能力和稳定收入的家庭,仅靠微薄的病退金、养老金和低保金在生存线上挣扎。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慰问人员目睹这一困境揪心不已。现场参与慰问的乐清市昌德成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斌武更是深受触动,当场决定定向捐款。这笔善款已火速汇入老兵的医疗账户,企业家们更是援手对接医疗服务。
这场由乐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百站联百会”行动催生的爱心接力,正为这个生活困顿的老兵家庭注入温暖与希望。
三张病榻压弯一人脊梁
近日,在乐清市人民医院的病房中,陈奶奶步履蹒跚地照顾着丈夫老夏。这一年多来,陈奶奶在三张病榻前来回奔波不停。这个家,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的小船,而她,用尽全身力气维系着不使它沉没。
“船舱”里,躺着她的丈夫老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青春的退伍老兵。老夏今年89岁,1956入伍,在台州大陈岛服役期间因优异表现荣立三等功,1960年因病退役。如今,无情的岁月和病痛早已夺走了他的行动能力,使他长期瘫痪在床。更令人揪心的是,从去年开始,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住进乐清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归家的日子变得稀少。
“船舱”的另一角,是他们的儿子阿健(化名)。命运对他同样残酷,他因残疾而失去了劳动能力。阿健还在2023年做出一个艰难决定,为了挽救同样罹患重病的儿子阿彭(化名),他捐出了自己的一颗肾脏。
而阿彭,今年30多岁的他身患尿毒症,也没有劳动能力。虽然接受了父亲肾脏的移植,但漫长的康复之路才刚刚开始,每月都需要远赴杭州进行复查。
一家四口,三具病躯,毫无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支撑这个家庭勉强运转的,仅有老夏的病退医药费、数额有限的养老金,以及儿子和孙子领取的低保金。这些钱,在沉重的医疗负担和日常开销面前,无异于杯水车薪。
生活的千斤重担,毫无保留地压在了陈奶奶那早已不再坚挺的脊梁上。她不仅要操持一日三餐,更要日夜照料饱受病痛折磨的亲人,喂饭、擦身、翻身、处理大小便……其艰辛与苦楚,常人难以想象。这个家,在无声的喘息中,艰难地维持着最后一点光亮。
英雄暮年困境引众人揪心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乐清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怀揣着全市人民的崇高敬意与深情问候,踏上了走访慰问乐清籍革命老兵,老夏正是老兵之一。
慰问现场。
然而,当慰问人员踏入老夏的家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在场人员的心猛地一沉:老夏还躺在医院里等着陈奶奶的照顾;阿健,同样被病魔禁锢在床榻之上,身体虚弱;阿彭病容未消,未来的治疗之路漫长而艰辛。这个家庭所面临的极端困境,全靠一位年迈老妇苦苦支撑的现实,赤裸裸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大家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目睹此情此景,慰问人员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同情,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们围拢在陈奶奶身边,低声而急切地交流着,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战士暮年的真实处境,深深刺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那一刻,如何为这个濒临绝境的家庭注入一丝生机,如何切实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大家都在集思广益。
当天,一同参与慰问活动的还有来自乐清市城东、城南商会的成员代表,其中就包括乐清市昌德成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斌武。
叶斌武在现场亲耳听闻了老夏家庭的艰难处境,亲眼目睹了陈奶奶令人心酸的坚强,这位企业家的内心被深深触动。老兵为国家流血流汗,晚年自己和家人承受着病痛折磨,这让他无法平静。没有过多的犹豫和言语,叶斌武当场决定:“我定向捐款,用作他们的医药费用!”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红十字会等为叶斌武(左)颁发证书。
就在前不久,这笔定向捐款通过相关部门,成功汇入了老夏的医疗账户内,缓解了老夏的医疗资金困难。还有企业家出面,愿意对接相关医院,为老夏提供其他相关医疗服务。“实在太感谢你们了,这几天老夏常念叨,感谢‘战友们’没忘记他,让他感受到温暖。”陈奶奶感动地说。
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代替爱心商人留下了安慰的话语:“让老夏安心养病,我们关爱退役老兵的政策兜底网正在织密,退役老兵当年守护的海疆,如今换我们守护退役老兵的晚年。”
据了解,叶斌武等爱心商人的善举,正是乐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百站联百会”行动结出的硕果,该局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帮扶“特困、低保、低边、支困”退役军人、“三属”等群体,以及其他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并发动乡镇(街道)商会会员企业“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特困老兵。商会力量积极融入退役军人关爱行动,让这个家庭感受着跨越时空的温暖。这次实地走访,不仅让社会各界更真切地“看见”了像老夏这样的困难革命老兵的实际境况,更通过商会爱心,以最直接的方式诠释了“一朝戎装,一生荣光”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