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露露
日前,喜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发布全新“专业团队”版预告,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四个外表与性格迥异的草根小妖,假扮唐僧师徒,组团西行,踏上一段荒诞离奇、笑泪交织的取经之旅。该电影将于8月2日登陆全国院线。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由乐清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陈廖宇担任监制及艺术总监。
记者了解到,《浪浪山小妖怪》将于7月20日-7月25日将在全国几十个城市进行限定放映,温州特别放映活动在7月21日。
国风美学上加以创新
对于小猪妖这个人物,看过《中国奇谭》的观众应该都不陌生。作为《中国奇谭》首部衍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自带人气和流量。前不久,电影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导演、编剧於水及制片人李早带着男主角“小猪妖”亮相了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2025微博电影之夜以及ELLEMEN电影英雄之夜等活动。在2025微博电影之夜颁奖典礼上,还未上映的《浪浪山小妖怪》荣获“年度关注影片”奖项,让观众拉满了对该电影的期待值。
《浪浪山小妖怪》在微博电影之夜获得“年度关注影片”,陈廖宇领奖。受访者供图
作为《小妖怪的夏天》的升级之作,《浪浪山小妖怪》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显著突破。影片以传统国画水墨为基调,巧妙融合工笔线描技法塑造角色形象,通过泼墨晕染呈现山水意境,同时创新性地结合西方透视原理与光影效果,强化场景的空间层次感。在具体表现手法上,霞光漫天的云层采用多层墨色叠染技法,而动作场面则融入了传统武术的写意韵律。从预告片可见,该片在视觉风格上既承袭了《大闹天宫》等"中国动画学派"的经典美学特征,又通过更为精细的技术呈现,使整体艺术效果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另类西游故事“笑”愈人生
在刚刚公布的电影海报里,四只小妖的取经装扮十分另类:小猪妖手持钉耙扮演二师兄,蛤蟆精一袭袈裟一本正经装唐僧,黄鼠狼精满身行头沙师弟模样,猩猩怪头戴凤翅紫金冠模仿齐天大圣,身后飘扬“盖世英雄”的旌旗,小妖本体形象与取经人装扮形成荒谬又可爱的反差萌,极具喜剧效果。
《浪浪山小妖怪》是在动画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的同一世界观框架下开启了发生在“平行时空”的全新故事:小猪妖和蛤蟆精是两只不起眼的小妖怪,本想好好表现,分得一口唐僧肉吃,却意外得罪了大王,被迫出逃。为求“长生不老”,他们决定组团假扮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成佛。
然而,他们的组团过程也十分“潦草”,路上更是笑料不断,他们时而被一眼识破、穷追猛打,时而被错认成真身,当作“唐僧肉”下锅。电影通过“身份错位”的喜剧设定抛出一系列笑料,四个看似不靠谱的底层小妖,怀揣着“取经成佛”这个荒诞又热血的梦想,踏上了从“小透明”逆袭成为自己人生“主角”的爆笑旅程。
在喜剧的外壳下,影片延续了动画短片《小妖怪的夏天》“打工人”的现实底色,在轻松幽默的基调中,自然地融入关于亲情、友情、成长与梦想等社会议题的探讨,刻画小人物的自我追寻与成长蜕变。这些具有生活质感的“凡人英雄”群像,共同构建了一个奇幻又现实的动画世界,让观众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那份属于小人物的坚韧、温情与伟大。
7月21日提前观影
记者了解到,温州的特别放映仅有一场在7月21日,观众可通过猫眼、大众点评、美团APP、猫眼微信小程序,购买《浪浪山小妖怪》“离开浪浪山”特别放映场次电影票。
活动现场将设置角色测试游戏,观众可揭晓独属于自己的“取经角色”,有机会获得惊喜观影券。此外,凭纸质票根,观众有机会在放映影院领取“城市通关身份证套”“好好喝水杯”等限量衍生品。
最近的陈廖宇正忙着电影的宣传,尽管“小猪妖”已经积累了观众基础,但谈及电影化升级带来的挑战,陈廖宇以乐清人常吃的“小黄鱼与大黄鱼”作比。“这是两个品种,长片不是短片的简单放大,而是叙事逻辑与观众体验的全面重构。”陈廖宇说,电影中与观众达成的这种共鸣来自现实中“小人物的具体生存焦虑”,小猪妖身上展现的“现实与梦想的博弈”,本质是人性共通的生存困境,“取经路的核心从来不是终点,而是那段跋涉的过程。我们未必都能达成最初的目标,但在奔向目标的路上,希望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陈廖宇表示,8月2日电影上映后,他计划协调电影主创人员回到他的家乡举办专场放映活动,期待与观众的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