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视频 问效 手机报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乐清网
杏湾渔村:新村不“淹”旧时色
2025年07月11日 10:05:34 手机看新闻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孟涛

  海风掠过疏港公路,在村口刻有“全国文明村”的村牌石上打了个转儿,吹进了南岳镇杏湾渔村。村内,整齐的楼群、葱郁的行道树、四季流转的田园风光,一幅生机勃勃的渔村新图景。

  杏湾曾是传统渔村,祖祖辈辈以海为生、依海散居在各处。随着社会发展,渔民纷纷洗脚上岸,但依然“插花”住在各村。2017年,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杏湾渔村200多亩的土地与集中居住区的蓝图加速落地。如今,8幢楼房屹立东海之滨,228套联建房均配有电梯,基本满足本村村民的居住需求;宽阔的村道连接疏港公路与码头,公园整洁如城市花园,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设施让小渔村有了城市范。

  “以往我们总有一种‘异乡人’的感觉。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园。村庄美了,环境靓了,心也就上岸了。”日前,该村“一肩挑”干部吴正德站在村口,指着正进行外立面装修的新楼介绍,“这11号联建房8月底就能入住,届时家园再添‘新丁’。楼底的店面可为村集体增加新收入。”

  告别了“你打渔我织网”的生活,如今的“渔夫渔妇”们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当工人。在共富工坊里,村民巧手翻飞。吴正德展示着流水线作业的喜宴用品:“村里待业的妇女们在家门口有了营生,人均年增收四万元。”致富路不止一条——强村公司搭起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不仅富了本村20户人家,更辐射带动周边十村农产品销售;网红码头风景线上,村干部吴朋云正组织工人为“爱心”装置补漆:“天热了,傍晚来打卡的游人又要多起来喽。”

  虽然时代在变,但刻在渔家人骨子里的文明底蕴没有变。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里,记录先辈奋斗故事的渔家高跷、抬阁非遗技艺等传统节目依然C位出道,突出地方民俗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在文化礼堂、海边广场经常可见。推陈出新的村规民约悄然改变着村民旧习,“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与党员家风家训馆,让好家风如细胞滋养文明肌体。

  从散落八方的“插花”村到全国文明村,杏湾渔村以山海为卷,以奋斗执笔,正描绘一幅“党建统领、文化传承、基层智治、全民共富”的和美长卷。文明之花,在村民幸福笑靥中,灼灼绽放。

来源:乐清日报  编辑:王欣怡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乐清网”或者“闲淡论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乐清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乐清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77-61528110 传真:0577-61523131 标注“转新媒体部”。
 热点排行
·温州生育津贴新政落地 直接发放至个人 权益...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和山西的故事
·拾光纪·总书记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感受抗战...
·时政微观察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习言道丨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学习新语|跟着总书记重温抗战烽火岁月
·学习原声|血肉之躯筑长城
·第一观察|“七七”这一天,总书记来到百团...
 汽车·生活
·与哈弗F5邂逅苍山洱海,专为约定90后而来
·哈弗F5 因你未上市,就别怪我先做个始于颜值...
·楠溪江畔共赏比亚迪“DI新引力”
 健康·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国乐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乐清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577-61523012
备案号:浙ICP备05000063号 广告部:0577-61600906 技术故障:0577-615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