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8日21时25分前后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沿海登陆。受其影响,我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气情况。
连日来,各乡镇(街道)全力以赴,在做好“丹娜丝”台风防御工作的过程中,一个个温情故事涌现。
北部山区 干群同心抗击台风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裹挟着暴雨直扑乐清北部山区。仙溪、大荆、智仁、雁荡等乡镇持续作战,用责任与担当筑起防汛抗台的“铜墙铁壁”。
“阿公,住着还习惯吧?”7月8日中午,在仙溪镇西庄村避灾安置点,该村党总支委员潘行业俯身询问转移到该点位的75岁留守老人赵阿公。老人拍拍厚实柔软的床,连连点头。
西庄村地处乐清、永嘉、黄岩三地交界,平均海拔超500米,被称为“乐清的西藏”。全村户籍人口中,65周岁以上老人近500人,是典型的“留守老人村”。
7月7日,暴雨如注。仙溪镇西庄村驻村干部带着村两委成员,踩着泥泞的山路逐户排查。看到中风后行动不便的赵阿公,潘行业二话不说蹲下身子:“来,我背您下山。”其他党员干部立即撑伞护送,用私家车将老人送达安置点。
党员干部背老人转移。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各乡镇供图
为了让老人们在安置点舒心抗台,大家还特地铺了厚厚的床垫,并准备了“一对一”帮扶方案,由党员结对高龄老人,志愿者负责特殊群体,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大荆镇29个安置点开启“温暖模式”。7月8日中午,在大荆中学安置点,热腾腾的饭菜香气四溢。“开饭咯,大家趁热吃!”志愿者吆喝道。据悉,该镇每个安置点都配备了行军床、应急生活包、充电设备等物资,并安排志愿者轮流值守做好服务,助转移群众安心度汛、温暖“归家”。
同时,大荆镇加大拉网式排查力度,重点针对河边钓鱼、游泳等危险行为进行劝导,确保“不漏一处风险、不留一处隐患”。截至发稿,大荆镇已累计劝离从事涉水活动人员14人。
在智仁乡,一支由“执法+应急+志愿者”力量组成的“抢险突击队”24小时严阵以待。这支队伍采取“网格化巡查+动态化处置”模式,对全乡道路开展拉网式排查,尤其是对泥沙滑坡点、急弯陡坡段等路段的排查预警,及时发现并清理道路上的泥沙和小碎石,切实保障道路畅通。截至发稿,他们已疏通道路3处,设置警示标牌12个,为群众打通了一条条“安全通道”。
清理路面淤泥。
“台风要来了,大家关好门窗,不要外出……”8日,智南村的乡间小道上,流动宣传车正用当地方言循环播放防台提示。考虑到村里留守老人占比高,该村两委专门录制了“土味”防汛广播,用接地气的方言将台风动态、避险知识送到每家每户。
雁荡镇在做好人员转移等工作同时,重点做好景区和海塘滩涂防控。该镇各村社干部、网格员在辖区重点区域开展网格化、点位化巡查工作,通过喊话提醒耐心劝导群众自觉远离危险。
海边山边 做足准备筑牢防线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秋秋
8日10时20分,磐石镇农办工作人员施士浩的手机弹出提示,乐清防汛调度工作群通知:磐石镇水闸已开4孔。接到提示后,他立即打开手机上的远程监控APP,仔细核查水闸附近是否有滩涂作业人员,并同步通知各村在岸线开展实地巡查,全力保障泄洪安全。“我们这里处于整个流域最下游,需提前开闸泄洪。”他说。到当天11时30分许,该镇水位稳定在1.33米至1.36米之间,最高水位为2.15米。
北白象镇的乐东山塘是一座总库容达8.1591万方、集雨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屋顶山塘,长期以来承担着周边区域供水与灌溉的重要使命。该村组织开展山塘专项巡查,重点查看道路安全隐患及山塘周边落石、泥石流风险。
7日下午,风急雨骤,蒲岐镇海塘巡查小组沿着堤坝展开巡查,行至安澜工程沿线(港区海塘)时,发现一处宽约1.2米的防汛缺口。考虑到现场设备面临受淹风险,巡查人员立即冒雨投入抢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奋战,约80立方米沙袋被精准填入,成功将缺口封堵牢固。在该镇东外村渔船码头,111艘渔船已全部进港避风,渔民们用缆绳对渔船进行了加固。
连日来,翁垟街道组织村干部、网格员、水利特勤力量组成专业巡查组,对滩涂、地质灾害等重点区域、安澜工程等重点海塘段及积水风险点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塘排查。同时,依托“智慧防汛大脑”平台的视频监控、水位感应、预警推送等功能,构建起“线上感知+线下联动”的闭环管理模式,形成高效应急应对体系。
“到这里来,有吃有喝,还能看电影,心里踏实多了。”8日,南岳镇杏湾渔村的吴老伯在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安置下来后赞道。
与吴老伯一样,该村低洼及老旧房屋区域的村民,于当天下午有序转移至这个临时安置点。这里面包、方便面、八宝粥等物资储备充足,志愿者还开放活动室,为老人播放电影。
7日傍晚,在乐成街道北门社区,一棵高达20米、重约5吨的古树因暴雨侵袭轰然倾倒,横亘在银溪河中。彼时降雨仍在继续,下游30米处的北门廊桥桥墩将面临洪水冲击风险。
社区“一肩挑”干部张晓京第一时间联系市园林绿化管理所人员赶来抢险。但古树躯干过于庞大,河道旁又有高压线,吊机无法正常施工,抢险陷入僵局。众人紧急商讨,迅速敲定“分段切割、吊车牵引”的方案。抢险队员下河作业,岸上人员通力合作,历经四小时的鏖战,将断裂的枝干分截清运,河道恢复畅通。
志愿服务 迎“风”而上参与防汛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秀静
“台风来了,家里哪些东西需要检查?”“树枝被台风刮倒,我们应该怎么办?”7月8日,台风“丹娜丝”脚步渐近,翁垟街道九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风雨小屋暖爱心伴童行”台风天爱心托管活动在此举行。
九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开设防汛应急托管服务,将功能厅改造为儿童临时托管点,配备课桌椅、图书玩具及应急物资,通过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形式开展防灾知识科普,还特别设立“党员妈妈”陪护岗,组织7名女性党员志愿者轮班照料低龄儿童,解决转移群众和值守人员的后顾之忧。
爱心托管。
为守护农户辛勤成果,湖雾镇小球村党群服务中心迅速组织党员志愿者,来到易涝葡萄种植区,帮助农户抢收葡萄,志愿者们还到库房协助农户打包葡萄,避免积压造成损失。
帮助农户收葡萄。
网格员也是闻“风”而动,迎“雨”而行,迅速入网进格,全力以赴做好防风防汛防灾工作。
城东街道对照台风防御预案,组织网格团队对辖区内施工场地易积水点、危房、种植户大棚、户外大型广告牌以及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等进行重点巡查,对危房进行人员紧急疏散及做好警示标识,清理阻碍道路的树枝和影响河道水位的水草,并对户外施工单位进行劝导。
全市超5000名新时代文化礼堂先锋队成员也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城东街道新时代文化礼堂先锋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辣妈烘培,制作了500份面包、糕点,为他们送去温暖甜意。柳市镇和大荆镇组织各文化礼堂先锋队深入山塘水库、山区等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虹桥镇和雁荡镇组织各文化礼堂先锋队走村入户,提醒村民台风天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关好家中门窗。
党员干部当先锋、做表率,在需要时挺身而出。7月7日,清江镇北塘村谢屏片区外岙路突发险情,村民家中因泥石流冲击被淹,排水沟严重堵塞,情况危急。接到报告后,北塘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等组成抢险突击队,手持铁锹开辟临时导流渠、驾驶铲车清理道路塌方……经过2小时奋战,泥石流被成功导流,排水系统恢复畅通,受困村民一家及周边5户村民全部安全转移。
清理路面淤泥。
微光如炬,汇成星河。一群群“志愿红”不畏风雨,闻“汛”而动,积极奔赴防台防汛一线,给群众带去满满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