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清晨,在清江镇北塘村文创市集,90后返乡青年胡莉帆正在准备当天的茶饮原料。她的摊位虽小,却创下过单日1600元营业额的记录。“在乡村家门口就业挣钱,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她说。
这样的场景,正在北塘村成为新常态——璀璨花海中点缀着艺术塑像,柏油路上游人如织,空气中咖啡的焦香与三鲜面的鲜香交织,一个令人向往的“文创理想村”已然成形。
十多年前,北塘村曾一度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效益不高、年轻人外流严重。“青年兴则乡村兴。没有文化产业,再漂亮的园区也留不住年轻人。”北塘村党委书记苏德生说。而文化则是抓住年轻人的重要“法宝”。于是,村两委创新提出“农业+文创+旅游”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土地重整、产业重塑,将绿水青山与潮流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花果飘香”田园综合体。
年轻人喜欢什么,就去布置什么业态。年轻人喜欢休闲、喜欢享受、喜欢潮生活。那就试着在花海之间打造一个“梦幻普罗旺斯”吧。在春日的花海中喝上一杯美美的现榨果汁,让滩涂上的海货分分钟变海鲜大餐,“北塘”生态果饮吧、“鲜北塘”三鲜面旗舰店等“北塘”IP网红店应运而生;今年初,村里建成文创市集,实行“零租金+严选品”招商原则,50余个一店一品的摊位沿溪流蜿蜒排开,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创氛围;今年3月,北塘文艺季在千亩油菜花海中启幕,传统歌舞、流行音乐与自然景观交融,吸引20万人次游客,带动消费超百万元。村里还先后落地温州大学乡村音乐基地、组建全省首支“文化特派员服务团”,并打造“音悦田园·幸福之声”共享区,获评温州市艺术乡建特色村、浙江省文明村。
如今,漫步北塘,处处可见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融:石砌老宅旁的篮球场上,年轻人挥汗对阵;稻田边的玻璃书房内,游客对着满目苍翠静静阅读;傍晚时分的文创市集,飘来现磨咖啡和本地三鲜面的香气……这个曾经的“空心村”,已成为都市人向往的“精神原乡”。
“我们不再是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村,而是‘农业+文创+旅游’的潮玩综合体,新文创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活力和人气。很多在外发展的村民说,过去回村主要是为了看望老人。现在不一样了,在外面看到好的文创产业,想到的是能不能带回村里,带动村庄发展。”北塘村文创干事林新嫣笑着说,乡村文创改变的不仅仅是村民的钱包,更是发展的思路,村民从“回家看看”向“回乡创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