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露露 通讯员 郑宇
日前,乐清市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小伙,胸部CT提示“右上肺空洞”,在乐清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治疗下,小伙及时得到救治,并脱离生命危险。
年轻生命危在旦夕
湖北小伙小王近期出现了咯血的症状。他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他,胸部CT提示“右上肺空洞”。小王懵了,赶紧到乐清,来找在这里打工的父母商量。当时,他并没想到自己竟然会生命攸关。
来到乐清的当天,小王再次出现大咯血,十几分钟出血量多达300毫升。他当即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乐清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医。医生叶华检查后,考虑患者为肺空洞引起的大咯血,窒息风险极高,将其紧急收住入院,予以对症止血等治疗,并启动多学科联动抢救机制。
胸外科、麻醉手术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多学科医生会诊后认为,如不紧急处理,患者随时可能窒息,危及生命,遂立即将他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
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郑宇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将止血药物加到最大剂量,但气道出血仍源源不断。呼吸内科医生李云雷、陈翔翔和ICU护士放弃中午休息时间,实施紧急床边气管镜检查。气管镜下见气管及两侧支气管大量新鲜血迹,清理血栓后,可见右上叶后段(肺空洞的部位)有鲜血不断溢出,原来罪魁祸首就在这里!
医护团队全力救治
医护团队对小王进行气管镜下局部冰水、肾上腺素、血凝酶等处理后,出血仍不止。医生李云雷、陈翔翔果断决定经支气管镜在出血部位置入封堵导管球囊,以封堵出血部位,在短短两分钟内便成功置入球囊,封堵成功,同时快速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当天,小伙儿的检测结果显示,球囊位置良好,24小时后无新鲜咯血,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当尝试放空球囊后,气管插管里再次看到鲜血流出,同时患者氧饱和度降低。
考虑患者再发气道出血,医护团队多学科讨论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朴和郑宇当机立断,再次让李云雷予以床边气管镜下止血治疗,重新充盈球囊,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同时,在球囊留置保障下,介入科医生陈庆东为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肺动脉造影术”,明确病灶出血来源于支气管动脉畸形,并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熟练地为患者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功进行了血管栓塞。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未见气管出血症状。两天后,他脱离呼吸机,转危为安。
肺被结核菌“吃掉了”
图片来源新华社
医生诊断,小王的肺空洞是由肺结核引起,结核分枝杆菌不仅伤肺,还会“吃掉”肺脏。正常情况下,肺部充满气体,做CT时应该是黑色透亮的。但罹患肺结核后的患者,肺部CT影像会出现空洞及肺组织纤维化收缩,像被“吃掉”了一样。结核性空洞容易侵犯血管,引起咯血,有时咯血量多,就可能堵塞气道,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救治。
记者向医生了解到,目前,国家正在多措并举缩小城乡结核防治差距,肺内高度怀疑结核的患者,可至结核门诊排查。有痰的患者,可以提供免费痰找抗酸杆菌以及结核培养等。若市民出现持续咳嗽咳痰、低热盗汗、胸痛、疲劳乏力、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警惕患上肺结核的可能性,需及时检查,规范治疗。
医生介绍,确诊肺结核患者可减免进行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核基因检查、每月一次肝功能检查等费用,并有免费用药、检查规定;无痰而又怀疑结核的患者,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有需要的群众可至乐清市人民医院结核门诊(医院南门进入3号楼结核门诊)或者结核预防咨询门诊线下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