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观察_b
编者按:今年乐清市委一号文件《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的实施方案》提出,持续奋战“1310”,一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速缩小“三大差距”,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为此,我们将深入各乡镇(街道),听民声、访民思,以一线视角记录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中的乡镇创新探索。即日起,本报推出“乡镇新观察”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玲萍 朱琼洁
正是鳐鱼肥美的时节。这几日,柳市镇黄华村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第二届“黄华鳐鱼嘉年华”活动。
“在这里,既能体验特色鳐鱼宴的鲜香畅快,又能在复古的黄华驿站开启一场穿越时光的沉浸式打卡。”黄华村相关负责人期待地说,再过一段时间,黄华“瓯潮里”文化旅游街区也要开街了。2022年以来,该村以入选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清理卫生死角、拆除违章建筑,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既“土”又“潮”的网红打卡地。现在的黄华与曾经的陈旧杂乱景象已截然不同,焕发出文旅融合的勃勃生机。
黄华村的一域之变,同样映射在乐清全域之中。
重塑乡村体验
焕发乡村魅力
这个春天,乐清乡村的新玩法、新体验层出不穷。清江花海里,“北塘文艺季”热闹开场,游客在花海中品咖啡、吃三鲜面;仙溪、虹桥、城东、石帆,沿着古道溪畔接力举办徒步大会;智仁、南塘、柳市以竹韵、香瓜、鳐鱼等特色美食为媒,吸引八方来客……
这些融汇阡陌风情与人文创意的活动,正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方式重构乡村旅游图景,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阅动城东”City Walk以“书城寻芳”为主线,将整座城市打造成流动的阅读长廊,让大家在知行合一中重新认识我们生活的城市;
“走走仙溪沾沾‘仙’气”徒步大会当日,千余人涌进这个安静的山边小镇,在18公里的“寻仙访古”上畅游黉渠古道、北閤老街、南閤牌楼群等景点,以文旅体融合新范式激活千年古韵,为古老的仙溪注入青春的动能;
乐清市“华地杯”第二届龙门山徒步大会还没开赛,其招牌的猪头肉、三鲜汤圆已让跑友们心动不已。
一个个精彩活动,让市民的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这份幸福的底气,源自“千万工程”20余年打下的坚实基础。
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年来,乐清以“千万工程”为引领,精准推出“点穴式、针灸式”治理,大力推进城市蝶变“十二大系统”,绘就“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的和美乡村新画卷,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很向往”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重构乡村风貌
吸引创业创新
绿色生态的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乡村不再是曾经那个村村冒烟的落后景象,而是令人向往的诗意生活栖息处,更为镇域经济发展探出了新路子。
上周六开幕的“1818看南塘甜蜜‘香’约鹤浦乡”2025南塘镇香瓜共富市集,创新采用“展示+美食”模式,将“南塘香瓜”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
在“北塘文艺季”活动期间,北塘农业观光园吸引温州周边县(市、区),以及台州玉环、温岭、路桥等游客20万人次,日客流量高峰时突破1.5万人次,带动消费百万余元;
借虹桥白龙山杜鹃花文化周暨‘新富尔’杯登山徒步活动,白龙山景区当天吸引游客3万多人次,推动了周边农户土特产销售,直接带动村民增收,激活乡村旅游“微经济”。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发展逐步实现从“外部输血”为“内生造血”,推动生态环境产业化,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
挖掘本土魅力
让流量变销量
热闹背后,未来如何化流量为销量呢?
“这次徒步赏花活动不仅提升了白龙山景区的知名度,也展示了虹桥的文化底蕴和城镇风貌。”虹桥镇负责人表示,希望能顺势推介白龙山周边旅游资源、地域文化,围绕“体育+”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本土文化体育IP。
北塘村“一肩挑”干部苏德生表示,北塘村将在打造“吃、喝、玩、乐、学、游、购”一体化田园综合体基础上,深挖本土文化基因,下一步计划推出“村BA”、村超等文旅品牌活动,满足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对乡村闲适生活的向往。
仙溪镇负责人表示,该镇将按照“以溪为轴、溪岸一体、全线贯通”的发展思路,高质量建设雁荡山EOD仙溪板块项目,整合网红坝、露营基地、漂流等特色资源,持续擦亮仙溪文旅金名片,推动“文、旅、体”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