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
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19岁少女,微信名却叫“老夏”,这反差让人忍不住对她心生好奇。
翻开“老夏”的履历,着实令人惊叹与钦佩。她10岁开启文学创作之旅,曾获叶圣陶杯“全国十佳”称号、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浙江省“中学生天地文学之星”等荣誉。17岁加入乐清市作家协会,18岁加入温州市作家协会,成为温州市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邱子夏。
“老夏”名为邱子夏,2006年出生,柳市人,现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大一学生。这学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她见缝插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两篇小说和一篇散文。她计划在大学期间出版一本自己的书,将过去的作品整理成集,用文字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有拼劲:赛事磨砺出佳绩
邱子夏的文学之路起始于童年时期。她的母亲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邱子夏从小便广泛阅读,从古典名著到现代小说,从国内佳作到国外经典,她都喜欢看。小学三年级时,她便在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从此开启了写作之旅。
随着年龄的增长,邱子夏的才华逐渐显现。在文学赛事的激烈战场上,她一路披荆斩棘,从第二十三届“长江文艺”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到第二十四届“网易LOFTER”杯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再到第二十五届“新闻晨报·周到”杯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她连续三届在新概念写作大赛中斩获殊荣。此外,她还获得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决赛一等奖、第七届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第一名)、上海作协2022年“真金·青少年文学写作”二等奖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不懈的努力和对文学梦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00后积极向上和敢爱敢拼的一面。
从2019年至2023年间,她在《萌芽》《意林》《青年文摘》《中学生天地》《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发表的校园青春小说及散文作品共计五万余字,作品不仅得到评委的高度评价,也赢得读者的喜爱和认可。如短篇小说《虫灾》在《萌芽》杂志上发表后,受到了编辑的特别推荐点评:“虽然是纯粹的幻想作品,却又包含了纯文学作品的顿悟时刻。”
重细节:多观察多思考
当记者询问其写作有何秘诀时,她笑道:“要保持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对很多人来说,写作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没有题材,但对她而言,题材来源于生活,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即使是秋天的一片落叶,春天的一场细雨,她都能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和感动。她的作品常常以现实题材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在邱子夏的写作探索与人生思考的漫漫征途中,有三本书让她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第一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阅读时她还是一名初中生,初次翻开这本书时,便被书中细腻入微、真切动人的描写深深吸引。那些看似平常却又暗藏深意的生活片段,被作者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娓娓道来,话说一半却能让情感如潺潺溪流般自然流淌,将复杂而细腻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别具一格的描写方式,让邱子夏大开眼界,她意识到原来文字可以拥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反观自己的作品,还未曾让读者产生如此深刻的共鸣,这激励着她不断努力,去追寻更高的写作境界。
第二本书是《毛姆短篇小说集》,这是邱子夏在2018年上海书展上邂逅到的,毛姆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洞察力,将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百态展现得入木三分,给邱子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本书是《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约翰·契弗被赞誉为最会讲故事的“美国郊外契诃夫”,这本书让邱子夏学会当一名心灵捕手,用眼观察、用心体会,用笔记录,捕捉着曲水暗流中生活的剪影,拼接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邱子夏说,这三本书不仅拓宽了她的文学视野,丰富了她的写作技巧,更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会规划:稳扎稳打每一步
对于邱子夏而言,写作绝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一场与灵魂深度对话的奇妙旅程,是疲惫心灵的温暖栖息之所。她坦言,自己的性格或许在旁人眼中并不适合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事务,但一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所有的疲惫与压力都烟消云散。在那一台笔记本电脑前,她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情感与想象。当一篇篇文章在笔下诞生,那种将心中所思所想完美呈现的成就感,如同甘甜的清泉,滋润着她的心田。
18岁,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或许还处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徘徊迷茫,而邱子夏对自己的人生已有明确的方向。高三那年,她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在文学领域展现出的非凡实力,成功叩开了乐清市作家协会的大门,开启了人生中一段崭新的文学之旅。步入大学后,她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与自我提升中,并顺利加入温州市作家协会,与众多文学前辈交流学习,还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学期刚完成两篇小说和一篇散文,这段时间还在反复斟酌和修改。”谈及大学期间的规划,邱子夏有着清晰的思路。她期望在毕业前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并出版一本书。她说之前没有出书是因为人生每个阶段创作的作品风格与内涵都有所不同,如今上大学,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够以更加成熟、更加深刻的视角进行整理或重新创作,为读者呈现一部更加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