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视频 问效 手机报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乐清网
农田里兴起“科技范儿”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春耕生产
2025年04月16日 10:16:54 手机看新闻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进入春耕关键期,乐清各地通过使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实现智能化工厂育秧、机械化农田插秧,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4月14日,石帆街道大林村的农田里,高速插秧机正在田间穿梭,伴随着机声隆隆,嫩绿的秧苗随传送带精准“落位”水田,均匀整齐。转眼间,稻田里嫩绿的秧苗随风摇摆,焕发着勃勃生机。

整齐的田垄上是绿油油的秧苗。蔡宽元 摄

  “这是乘坐式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只要把育好的秧苗盘放置在设备上,农户不用下地,一天能完成50亩的水稻插秧工作。”乐清市洁野振禾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德胜告诉记者,过去农户常用的机械插秧技术主要是毯苗机插技术,该技术只能培育小苗,一旦秧苗个体过大,插秧效率下降,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但小苗抗低温能力弱,遇低温等不利天气易发生冻害,因此经常出现机插后再人工补苗的情况,费时费力。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该中心打造水稻智能育秧生产线、暗室催芽室,引入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实现钵苗栽插技术。由于钵体带土,可培养出大龄秧苗。而大龄带土秧苗抗低温能力相对较强,可提前移栽且成活率高。该技术的推广不仅促进了早稻的丰产稳产,也为当地农田“一年三收”争取了时间。

  新农人,金扁担,种地不是旧模样。如今,在农业“双强”行动引领下,越来越多乐清农业人告别传统耕作模式,借力新技术、新农机,为全年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打下扎实根基。据悉,乐清已连续4年每年新增农机具超过1000台(套),全市水稻、小麦、油菜三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7%。

  乐清的田间地头还有不少“黑科技”。翁垟街道西门村的乐清市浙丰农事服务中心,一辆无人驾驶插秧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操作人员完成定位和调试后,将秧苗盘放在栽秧台上,通过仪器遥控,插秧机便在田间栽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

  “过去至少要两个工人,一人开车一人插秧,现在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无人驾驶插秧机可以做到自动规划插秧路径、自动避障、掉头和转弯,保障作业全程安全。”浙丰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陈丹介绍,有了科技加持,插秧可实现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作业,不仅降低人工成本,还能提高水稻亩产经济价值。

  新农人的加入也让农业更加高效。以浙丰农事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的农二代、新农人们积极助力农业生产,先后申请并取得了“一种水稻种子杀菌消毒装置”“一种水稻育苗装置”“一种水稻种植转运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去年11月,浙丰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主体——浙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还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年轻力量的加入将科技引入农业,让农田作业更轻松、更精准。目前,全市有各类新农人4000余人,其中直接参与水稻生产的新农人近150人。

来源:乐清日报  编辑:王欣怡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乐清网”或者“闲淡论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乐清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乐清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77-61528110 传真:0577-61523131 标注“转新媒体部”。
 热点排行
·习言道丨习近平: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
·跟着习主席去马来西亚|看!这朵“并蒂花”...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就中印尼建...
·第一观察 | 从实践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维
·遇见习近平丨给中越友谊谱写更多音乐
·学习时节|“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新发展格局夯实中国...
·联播+|三年三访 西班牙首相为何如此重视中国?
 汽车·生活
·与哈弗F5邂逅苍山洱海,专为约定90后而来
·哈弗F5 因你未上市,就别怪我先做个始于颜值...
·楠溪江畔共赏比亚迪“DI新引力”
 健康·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国乐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乐清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577-61523012
备案号:浙ICP备05000063号 广告部:0577-61600906 技术故障:0577-615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