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琳 陈海燕 张晓静 戚梅丽
在3月5日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乐清举行慈善星级义工荣誉授予仪式,对全市10支义工队伍和611名星级慈善义工进行了表彰。据悉,目前,乐清共有慈善义工队伍47支共一万余名义工。他们活跃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等各领域。过去一年里,市慈善总会组织义工开展帮扶活动5900多场次,义工参与人数达3.8万人次,服务时长合计33万小时,惠及群众11.7万人次。
一颗“凡”心,却一路开“善”花。在乐清,你总能看到一群穿着红马甲的慈善义工,他们或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展各类帮扶活动,或进村入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后顾之忧,亦或冲在一线守护群众安全。在此,本报带大家一起走近奉献在一线的优秀慈善义工代表,感受他们的温暖与力量。
陈晓燕:做慈善是件开心的事
陈晓燕(左)
她,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成立乐清和谐志工协会,带领800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公益第一线;她,以身作则,带头帮扶,不断汇聚周围人投入孝老助老的公益实践当中,构建了从个人到“小家”再到“大家”的帮扶共同体;她,坚持初心,为民履职,多年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情怀和担当。她就是乐清和谐志工协会会长陈晓燕,同时,她还身兼多职,兼任多个公益服务队要职。
今年两会,陈晓燕再次为民“发声”。履职以来,她在居家养老、守老护小、阳光助学等方面积极建言,用心用情书写履职答卷。陈晓燕一直倾情关爱老人的公益事业,2018年,陈晓燕成立了乐清市和谐志愿工作者协会柳市爱心驿站,打造了“真爱到家·情暖夕阳”公益项目,先后建立柳市、北白象等八个爱心驿站,汇聚公益力量,平均每年开展上千场助老敬老活动,帮扶困难老人2000余人次。
在一次帮扶中,陈晓燕得知柳市镇东风社区的小陈家境困难,其父亲在她5岁时去世,母亲视残二级并患恶性肿瘤。面对困境,小陈依然勤奋学习考入大学。但是每月2000元的低保金难以承担母亲的化疗费用和自己的大学学费,陈晓燕立即发挥帮扶共同体的力量,落实了小陈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共计7万余元,解决她学习追梦路上的后顾之忧。这事对陈晓燕触动很大,之后她创立了“学思奖”,鼓励带动各级人大代表,联合柳市镇政府,为困难学子送去关怀和帮扶。此后,她还打造了“珍珠计划·与你童行”关爱困境儿童品牌项目,为200多位困难、残障孩子送去了温暖;连续举办了8期“留守儿童曙光夏令营”活动,让困难学子体验丰富的假期生活;她还自筹资金100多万元,为柳市镇10余户孤寡老人和困境儿童进行房屋翻修,书写了“小城大爱”的感人篇章;她积极发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为乐清的困难老年人捐款捐物,价值达200多万元。
“公益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路,但是做公益我觉得是快乐而满足的,虽然一路走来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公益之路,也是自我最好的修行。”陈晓燕说,她将始终坚持初心,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用爱心和行动,传递温暖,点亮希望。
黄国松:用镜头记录公益感动瞬间
黄国松自2016年便参与到乐清市爱递乐爱心公益服务中心、乐清市乐虹爱心公益服务中心、虹桥镇虹福爱心公益协会等多个公益团体中,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地参与捐赠、助老、帮扶等工作。
近十年来,黄国松热心投入义工服务,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与团队义工一起,走访看望虹桥、淡溪、石帆、天成、南塘、岭底、芙蓉、仙溪、龙西等多个乡镇(街道)的孤寡特困老人和敬老院老人。元宵节免费送汤圆、慰问环卫工人、进村为老服务……多年来,黄国松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各类公益服务。有一年,城东街道一农户柚子滞销,黄国松与爱递乐爱心公益服务中心的义工们一起发动宣传,并进行组团购买赠送山区老人。
近几年来,除去爱递乐爱心公益服务中心的活动外,在各类慈善活动中,都有黄国松的身影,他带着相机,记录着每一次温暖瞬间。自2021年底退休后,他便成了慈善线上的“特约摄影师”,参与乐清市慈善总会义务公益摄影及多个社会组织的摄影工作,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希望以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传递爱心与希望,进一步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工志愿精神。
“我们一家人都在做义工,我的夫人十余年来都在义工组织做义工,义务为素食馆帮忙。我个人觉得做得还不够多,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传递爱与温暖。”黄国松向记者介绍。慈善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用照片记录这些热心的人和温暖的事,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是黄国松参与义工工作以来最大的感触。
王春兰:从一杯茶到一片田的爱心“滋养”
王春兰(左一)
在黄华堡兴华东路和港隆南路交叉口,有一座爱心茶亭。每天一早,慈善义工便守在这里煮水烧茶,为早晨第一波赶工的路人、晨练的市民送上一碗热乎乎的茶。直到晚上七八时,义工才结束了一天的烧茶工作,但他们又忙着清洗、消毒茶桶,整理茶亭,为第二天的茶水供应做好准备。他们的善举温暖人心,成为市民心中一道亮丽的慈善风景线。
据悉,该爱心茶亭是由黄华堡慈善自香亭烧茶会于2017年1月成立,义工队伍从原先5人,发展到如今已注册义工120余人。王春兰便是其中一员。每天,她的生活都过得很规律,从家到爱心亭,两点一线来来回回。她和义工队友们轮流到爱心茶亭值班,从凌晨2时忙到晚上7时,一天烧上20桶,为过路行人供应茶水。喝过茶的人都为爱心茶亭点赞。王春兰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她的幸福源泉,她为自己能帮助别人而快乐。
随着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茶叶耗费巨大,加上各类烧制用的设备价格较贵,资金有限难以长期维系。为解决资金难题,王春兰和队友们纷纷自掏腰包,筹集资金支持爱心茶亭继续运营。在义工们的无私付出下,该茶亭格外热闹,每天行人络绎不绝。“很多人都喜欢路过这里喝一杯茶,慢慢地,很多喝茶的人也加入义工队伍,和我们一起烧茶。”王春兰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慈善力量。
除了烧茶,王春兰发现黄华炮台山脚下有7亩荒地,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影响村容村貌。于是,她和义工们商量,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对荒地进行改造,种植番薯、茄子、番茄、无花果、蓝莓等果蔬。经过义工们坚持不懈的辛苦劳作,往日破败脏乱的荒田转眼成为如今瓜果飘香的公益活动示范站点,产出的果蔬一部分进行公益售卖,另一部分无偿分发给村里的老年人和低保户,以及提供给邻里食堂改善老人伙食。此外,该田园还和附近学校不定期开展田园劳作研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劳动感受农耕乐趣和幸福。
潘灵峰:救援现场总是有他
潘灵峰是乐清市山岳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他在办好自己企业的同时,热心公益,服务社会。2009年9月,他加入山岳应急救援中心参与公益救援活动,组织和参与救援任务总共370多起。
在潘灵峰的带领下,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山岳应急救援中心,该中心发展至今,团队人员已有160多人,他们针对户外登山探险活动中出现的突发意外事件,如失联、受伤、迷路、被困等等意外事件开展应急救援,以及对城市失踪人员开展搜救活动。
每年的台风季节,潘灵峰都会组织山岳救援队队员参与抗台和救灾工作。2019年8月,特大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我市北部山区时,对大荆造成严重灾害,他火速组织队伍参与抗灾。台风过后连续15天,他们积极参与转移老人、清理灾后障碍等工作。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祖国大地,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他响应政府号召,主动请战,立即进入备勤,24小时待命。队员们不顾自身危险,弃小家护大家,奔走在抗疫最前线,努力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守护在各个卡点。在封村封户的特殊日子里,他带领队友们为有关部门运送抗疫物资而奔走在各个街道小巷,队伍的专业性、公益性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多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先后获评2018年度温州市优秀义工,2019年抗击“利奇马”台风“个人先进”称号、2019年度温州市五星级义工、2021年度温州市最美志愿者、最美温州人、2021年度温州慈善系统“义工杰出贡献银星奖”。
“作为一名普通的慈善义工,能服务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我应尽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这个有爱的社会,多添一份温暖。”面对成绩,潘灵峰没有骄傲,只是静静诉说着最日常的付出。
王春娜:用爱点亮他人生活的微光
王春娜(右二)
王春娜从事爱心公益服务已是第7个年头了。退休前,她一直忙碌于工作,退休后的机缘巧合,被石进才、施仁芬夫妇从事公益精神所感动,她遂秉承着“退休不褪色,余热更生辉”的理念,加入爱心公益组织,真诚且热情地投入到这份充满爱的事业里。
自2019年王春娜加入乐清市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后,她热情投身于这份需要耐心、温暖和真诚来维系的爱心公益服务中。“‘公益话聊’是一份非常特别的爱心服务。”多年的公益服务让她有了更多的感触,“我们要用温暖的话语、真诚的倾听,去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与阴霾。很多时候,人们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慰藉。”
王春娜记得曾经去看望一位独居老人,话聊的过程中,老人突然拉住她的手,说她如同他的亲人一般,那一刻,让她格外的触动。协会组织义工为山区孩子们捐赠书籍,孩子们收到书籍后写来了感谢信,那些稚嫩的笔迹和真挚的话语,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内心轻松而满足。
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已18个年头,现有志愿者295人,累计关爱578人,临终关怀311人,是一支平均年龄63岁的老年志愿服务队。从2006年开始,该协会以特有的“一对一、多对一”上门聊天方式为离退休干部、独居、孤寡、高龄、病残者提供政策宣讲、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关爱帮扶等服务。2022年12月,王春娜接任乐清市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会长,带领团队继续践行志愿服务奉献精神。
“义工服务,是一份不求回报的付出,是用爱点亮他人生活的微光。作为协会会长,我见证了‘公益话聊’给许多人带来的积极改变。未来,我希望‘公益话聊’能够覆盖更多人群,培养更多专业的话聊志愿者,让这份温暖传递得更远。”王春娜表示。
金家智:17年关爱老少不停歇
金家智(左一)
金家智是乐清市一心一意公益联合会会长,自从2007年加入乐清市一心一意志愿社(乐清市一心一意公益联合会前身),17年来,他热衷公益事业,投身于关爱孤寡老人,帮助失学儿童等各类公益活动,得到协会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金家智与义工们冒着炎寒酷暑,踏上泥泞道路,为助学资料的核查奔波着;在春节、“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受助学生精心准备节日的礼物和盛宴,只为孩子脸上绽放快乐的笑容;也在开学前期为受助学生及时送上助学款,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橙丝带”爱心助学行动,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2016年6月,乐清市一心一意公益联合会推出“公益小天使”项目。金家智与义工们以公益实践的方式,让孩子通过参与环保、健康、文化、关爱四个方面的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乐于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让更多的孩子学会用真心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关注环境。
每当逢年过节,金家智便组织义工们去敬老院为老人送上礼品和祝福,用真诚的心关爱老人,用甜美的微笑温暖老人的心,让老人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尽享天伦之乐。他还长期跟踪服务敬老院以外的孤寡老人,帮他们修缮房屋、整理房间,干农活等。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区中的长者群体越来越多,很多老年人缺少子女的陪伴,尤其是孤寡和空巢老人,他们很少参加社区活动,很少和其他老人一起交流娱乐,这对老年生活有许多不良影响。金家智和其团队推出“孝亲生日会”公益项目,为社区的老年人过集体生日,温暖了他们的心窝。很多老人们纷纷表示,过这样的集体生日,他们还是第一次,既新鲜又富有创意,与在家里相比,集体生日会更加热闹,也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实行,金家智联合当地环卫部门,开展“垃圾分类”公益讲座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用PPT讲解+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市民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他还带领很多学校的学生以“公益小天使”的身份开展垃圾分类行动,获得了市民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多年的公益经历,让他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他说自己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依然会强劲地向着光亮的地方,为更多人带去温暖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