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茜
在城市的喧嚣中,总有一些地方能让人寻得心灵的宁静与知识的滋养。日前,盐盆街道迎来了一件文化盛事——盐盆盐书房正式揭牌亮相。这座崭新的书房,镶嵌在盐盆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为其注入了全新的文化活力,开启了盐盆文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城市书房。
多元功能 满足多样需求
盐书房选址于盐盆街道启明路6号,建筑面积达188平方米。当你轻轻推开书房的大门,仿佛踏入了一个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馆内空间布局合理,设有成人借阅区、儿童借阅区、休闲茶饮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需求。
步入成人借阅区,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从经典文学名著,到现代前沿科技著作,涉及各热门领域;从哲学思想的深度探讨,到经济管理的实用指南,应有尽有。这里是成年人追求知识深度、拓展思维广度的理想之地。
而儿童借阅区则充满了童趣。色彩斑斓的装饰,可爱的卡通造型,瞬间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近4000册的儿童图书及绘本摆满了书架,从启蒙认知的简单图画书,到充满奇幻冒险的童话故事,再到培养科学兴趣的科普读物,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书房里的一个惬意角落,摆放着舒适的桌椅,读者们在畅游书海之余,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点上一杯香浓的咖啡或清新的茶饮,与友人轻声交流读书心得,享受阅读与休闲的完美融合。
书房的藏书量令人欣喜,总计10388册的丰富馆藏,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年龄段的读物。无论是资深的学者,还是刚刚开始识字的孩童,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仪的书籍。
盐韵书香 传承历史根脉
盐盆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而盐文化则是其独特的文化标识。追溯至明洪武年间,盐盆境域属丘陵盆谷形地貌,三面环山,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当地先民以海水注入盆中暴晒成盐,此地的制盐业便由此开端,“盐盆”之名也应运而生。
盐书房以“盐文化”为主题,精心打造了盐文化专题,成为了书房的一大特色亮点。在这个专题书架上,有陈列的图片展板,有记载着盐盆盐生产历史与文化的书籍。泛黄的书页,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详细记录了盐盆盐业往昔的辉煌岁月。而那些珍贵的旧照,则是盐文化的生动写照,展现了盐工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盐田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些照片,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盐业兴盛的年代。
通过这些珍贵的资料,盐书房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盐盆乡域历史的窗口。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入探寻盐盆与盐的故事,感受盐文化的独特魅力。盐书房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平台,让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丰富体验 便捷阅读生活
为了进一步激发市民的阅读热情,让更多的人走进盐书房,感受阅读的魅力,盐书房将在节假日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让居民在盐书房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亲子阅读活动,是盐书房为家庭打造的温馨阅读时光。在活动中,家长们与孩子们一同挑选喜爱的书籍共读,分享故事中的喜怒哀乐;读书沙龙则是知识与思想碰撞的舞台。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读者们齐聚一堂,围绕着某一本经典书籍或热门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悟;手工DIY活动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知识,培养了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书香浸润。
传统文化分享活动也是盐书房的一大特色。邀请本土的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等,来到书房为读者们讲述盐盆地区的传统文化,如传统民俗、民间艺术等。通过这些分享活动,让年轻一代更加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服务方面,盐书房也尽显贴心。其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的8:30至20:30,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的作息时间。忙碌的上班族,在下班后可以来到这里放松身心,沉浸在书的世界;好学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这种长时间的开放,让阅读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为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盐书房还实现了与乐清各地图书馆(图书分馆)的一卡通用、通借通还。这一举措,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方便了读者借阅书籍。无论你身处乐清的哪个角落,只要持有乐清图书馆的借书卡,就可以轻松借阅盐书房的书籍,也可以将在盐书房借阅的书籍归还到乐清的其他图书馆。这种便捷的借阅方式,让阅读变得更加自由、更加便捷,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