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积极乐观面对,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能麻痹大意,而要讲究科学和理性
作者 徐剑锋
冬季将来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流感也进入了高发季节。记者从乐清市疾控中心了解到,11月,我市流感日均报告病例数较10月增长3倍,流行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会进入流感高发期。(11月30日《乐清日报》)
经验告诉我们,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只有坚持关口前移,突出精准精细,把各项防范措施做到位,才能构筑起牢不可破的防控网,把流感带来的伤害和危害降到最低。
当前,流感纵然来得有点猛,但我们完全不必惊慌失措。一方面,抗疫三年都坚强挺过来了,在应对上已经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另一方面,流感是季节性流行的常见病,既可防可控也可治。所以,每个市民应积极乐观面对,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能麻痹大意,而要讲究科学和理性,共同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着眼于传染病的特点,要在精准防控上下好绣花功夫。既要统筹市县重点医院的医疗力量,也要兼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诊所,不断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合理分流患者;既要重视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患者,也要关注“一老一小”、患基础疾病的脆弱群体;既要保障药物供应,也要做好物资保供,及时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既要用好互联网医院,也要发挥热线电话等功效,切实方便群众问诊求诊;既要利用大数据做好流感监测,也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升市民对流感的认知度……把这些工作做细做实,就能牢牢掌握防控的主动权。
三年抗疫,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有了较大提升,对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有了更深理解。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降低人员流动和聚集,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重中之重。因此,既要把多通风、勤洗手、常消毒、戴口罩等良好习惯坚持好,也要将科学饮食、多喝热水、睡个好觉的生活提示落实好,管好自己的“手脚”、捂好自己的“口鼻”、守好自己的“家门”。(作者为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