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不少蔬果上市的季节,乐清不少校园里的小型农场也迎来收获季。黄瓜、茄子、金银花……这些常见的蔬菜、中草药,在学生们的培植照料下迎来丰收。
智能种养有特色
蒲岐镇第三小学利用闲置地块开辟农场,由学生种植蔬菜瓜果,养殖鱼类,课余到田间劳作。据了解,该校设立种植园、养殖园、传统农具展示区和小小农科院(大棚种植)四大区域,每周每班安排一节种植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劳动中。
“我们学校最大的特色就是‘小小农科院’。”该校种植项目负责人侯志勇介绍,在“小小农科院”中,安装有智能浇灌系统、温控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养殖区还能智能喂饲料,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他拿出手机,打开某一APP,按了下按钮,伴随着“轰轰”声,养殖区的一个方形铁盒里,饲料像散花一样喷洒到水面,成群的鱼儿争先恐后抢食。
该校校园农场已开设多年,学生们的劳动热情都很高,对种植有兴趣的同学组成了种植社团。五(2)班钱子紫含就申请加入了种植社团,她说通过种植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享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
“种植课上快乐多,我最喜欢的是给植物浇水。水浇到芽儿上,芽儿摆摆身子,好像在开心地和我打招呼。”五(2)班钱依晨在日记中写道。
“通过校园农场,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种植技巧,更重要的是,这片农场已成为加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孩子们互相帮助、共同打理,除了照顾好自己班级的植物,还学会了照料其他班级的田地,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实现了互助。”侯志勇说。
百草园里欢乐多
在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的南面,有个百草园,种植着40多种中草药。据该校教师陈志伟介绍,中草药的种植由4-6年级的学生负责。
育英小学学生在翻地。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据了解,该校在十几年前就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按班级划分种植区域。搬迁到新校区后,2015年开辟出了百草园,在学生们的精心照料下,这里的草药长得郁郁葱葱,还成了教工们休闲的场地。
“因墙面遮挡,采光不足,所以这里种植一些喜阴的中草药。”陈志伟是美术老师,平时爱鼓捣一些花花草草,校方便将这里交到了他手中。作为主要负责人的他,将艺术与绿植巧妙地结合了起来。百草园墙面的3个大轮胎是去年艺术节活动的产物,学生们将轮胎变成了充满艺术感的摆件,他则带领学生将绿植移植到轮胎内,并挂在了墙面上,成了百草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4月份陈志伟还跟学生们一起收获金银花。学生们在他的指导下开展金银花的种植、采摘、晒制等环节,纷纷表示既新奇又有趣。
“在百草园里,我是自由的,快乐的。与植物相伴的课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美好而又精彩的。”五(3)班的吴怡纬说,在课后总想去“植物圣地”看上一眼,绿色的植物不仅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还能消除学习的紧张。
1-3年级的学生在另一侧的校园农场里劳作,这里蔬菜种植的种类不多,但都是比较好养活的。他们还每年举行两场蔬菜义卖活动,将所得的钱以班级名义捐献给希望工程。
“我以前不知道大白菜是这样从地里长出来的,感觉好神奇啊。”该校三年级学生陈卓源说。一年级第一次将种子播下时,他每天课间都会去观察出芽情况。到蔬菜长大后,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大白菜就是他手里的那一棵。他说,经过这三年的蔬菜种植,他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艰辛,以后要好好珍惜粮食。
“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弱和劳动意识淡薄现象,校园农场的开辟,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让他们收获了丰收的喜悦。”陈志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