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视频 问效 手机报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乐清网
77岁志愿者黄根友扎根为老服务11年 银龄映初心 余热暖乡邻
2025年11月12日 10:38:08 手机看新闻  
 

  乐清日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在南塘镇朝霞村,黄根友的名字是村民口中的“定心丸”,是矛盾化解的“金钥匙”。今年77岁的他,眼角刻着岁月的纹路,谈吐温和,做事沉稳。在扎根为老服务工作的11年里,从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到热火朝天的乡村建设,他用真心化解隔阂,把温暖送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1969年,黄根友参军入伍,三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品格。返乡后,他一头扎进了村集体工作,凭借公道正派的处事原则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先后承担起村里志愿者身份的调解、治保等工作。2014年,他开始参与为老服务工作。

黄根友介绍村庄环境变化。杨海虹 摄

  “你看这条河,以前哪是这个样子!”黄根友站在河边,指着清澈的河水向记者感慨。三年前,这条村内小河河水脏臭浑浊,杂草疯长,河两岸不足半米的小路坑坑洼洼,别说散步,连路过都得小心。如今,经过美丽乡村建设,河边道路拓宽至2.5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路灯整齐排列,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傍晚时分,村民常在这里散步健身,笑声阵阵。

  这变化的背后,藏着黄根友一次次的奔波与苦口婆心。2022年,朝霞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河道整治、道路修缮等项目提上日程,因涉及村民土地征用、坑基移除、青苗赔偿等问题,工程一度陷入僵局。当时村干部急得团团转,便让黄根友先出面协调解决。接到任务后,他白天顶着烈日走访村民,耐心讲解项目建设的意义,晚上趁着村民在家,主动上门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面对村民“地是我的,凭啥给你搞建设”的质疑,他反复解释:“河道修好了,下水道通了,蚊子少了,环境好了,受益的是咱们全村人啊!”遇到因赔偿标准达不成一致的情况,他便当起“谈判专家”,既考虑村民的合理诉求,又兼顾集体利益,最终圆满解决了所有纠纷,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朝霞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317人,黄根友始终牵挂着他们的生活起居,主动关心病残老人的疾苦。村里有个七旬五保户不会说话,无儿无女,生活不便,黄根友便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他。老人生病时,他多次送医陪护,逢年过节,他也常去老人家走访慰问。五六年前,老人去世后,他又和村干部一起操办后事,送老人最后一程。“他没有子女,我们就当他的亲人。”黄根友的话语朴实而温暖。

  此外,他还主动上门宣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耐心调解家庭赡养纠纷,用真诚和善意化解村内父子矛盾、兄弟隔阂等,让村里的敬老爱老氛围愈发浓厚。在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他常说:“做人要讲家风,我自己要是对父母不孝、和兄弟不睦,又有什么资格去调解别人的矛盾呢?”

  这些年,黄根友作为志愿者,干为老服务工作没有报酬,有时还会被村民误解、责骂。儿子也曾劝他:“爸,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别再干了,免得得罪人。”可他总是笑着摇头:“村干部信任我,村民需要我,能帮上忙,我心里就踏实。”他把每一项任务都当成责任,用一颗公益之心服务乡邻,生动诠释了一名退伍老兵的初心和使命,用余热温暖了整个朝霞村。

来源:乐清日报  编辑:王欣怡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乐清网”或者“闲淡论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乐清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乐清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77-61528110 传真:0577-61523131 标注“转新媒体部”。
 热点排行
·第一观察|从革命文化中赓续红色血脉、汲取...
·此行间·大湾区共此时!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东广州隆重开幕 习近...
·第一观察|全民全运,为健康中国夯实体育之基
·习言道|体育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
·微视频|习近平的体育强国梦
·拾光纪·高清图集!定格十五运开幕式上令人难...
·联播+|锚定“十五五” 总书记要求海南坚持...
 汽车·生活
·与哈弗F5邂逅苍山洱海,专为约定90后而来
·哈弗F5 因你未上市,就别怪我先做个始于颜值...
·楠溪江畔共赏比亚迪“DI新引力”
 健康·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国乐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乐清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577-61523012
备案号:浙ICP备05000063号 广告部:0577-61600906 技术故障:0577-615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