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程遥 通讯员 缪志海)一根小小的鱼刺,没想到误吞后刺穿胃壁引发肝脓肿。近日,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成功救治了一位因鱼刺刺穿胃壁引发肝脓肿的老伯。肝胆外科赵晓海主任医师、竺明泰主治医师凭借丰富经验迅速查明病因,精准施治获得病人好评。医生也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美食时,务必注意饮食安全,切勿让小小的鱼刺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手术取出的3.5厘米长的鱼刺。
据了解,老伯今年70多岁,是虹桥人。来院前,他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并伴有发热和腹胀等症状。起初,老伯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但随着症状的反复加重,他不得不来到医院就诊。
经过超声检查,医生发现老伯肝内有一个复合回声团块(肝脓疡首先考虑),血常规检查也显示炎症指标显著升高。面对这一系列异常数据,医疗团队迅速行动,经过进一步增强CT检查,终于找到了引发这一系列问题的“罪魁祸首”——一根鱼刺!
得知是根鱼刺惹祸后,老伯这才回忆起,他曾在一周前享用了美味的鱼肉时,不慎误吞了一根鱼刺。这根鱼刺在老伯进食时不慎刺穿了胃壁,进入肝脏引发感染,形成了肝脓肿。
此后,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赵晓海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在腹腔镜下,他们成功取出了这根“潜伏”在老伯体内的鱼刺,并对肝脓肿进行了切开引流。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老伯恢复良好,目前已经顺利出院。这根鱼刺,约有3.5厘米长,月牙型。
回想起这次经历,老伯和家人都心有余悸。他们表示,幸好及时就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他们也对医院的医疗团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特意送来了锦旗。
此次案例也为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医生提醒,鱼刺虽小,但隐患巨大。在进食鱼类或带刺食物时,一定要细嚼慢咽,确保食物充分咀嚼后再咽下。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更需要注意饮食安全,建议优先选择无刺或去刺的食材。
如果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大危机。及时就医,可以让医生更早地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患者送锦旗。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