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秋秋 文/摄
冬日暖阳照耀,在翁垟街道的街巷,爱也正悄然流淌。一袭红马甲,一颗火热心,一名又一名志愿者,将自己的爱心播撒在翁垟的每一个角落;一项又一项志愿服务项目,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这里不断生根发芽,让冬日生活更有“温度”。
精准服务送到家门口
“大家快来吃,鱼丸汤刚出锅。”1月6日下午,一场以“慈善同行情满翁垟”为主题的慈善义工服务活动,在翁垟街道樟荷湾村开展,翁垟街道翁心慈善义工队、巾帼志愿者来到人气聚集地村老人亭边,支起“临时厨房”现场制作鱼丸汤。义工队员们分工明确,待锅中水开后,摘取鱼丸入锅、依次摆放碗勺、添加调味料,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鱼丸汤送到村民手中。
除了咸口的下午茶,义工队还贴心地准备了红枣桂圆汤供大家选择。在老人亭里晒太阳的陈阿婆,嘴里喝着糖水,心里甜得乐开了花,“吃完再去理个发。”
免费理发
理发摊位的“生意”特别红火,来自翁垟金鹏发型会所提供的免费理发服务,受到了周边老年人的热烈响应,前来理发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大家掐算好“理发周期”表示:“理完发,就可以从头焕然一新准备过年啦。”在翁垟广受欢迎的青年理发师一边认真询问老人对发型的要求,一边为其围上围布,挥舞着手中的理发剪,“手起刀落”间,一个清爽整齐的寸头完成。“给老人家理发其实不那么讲究造型,剪得干净利索就行了。”理发师希望通过剪刀传递爱和温暖。
当天,志愿服务“市集”的7个服务摊位一字排开,涵盖了健康义诊、义务理发、补伞修鞋、修补衣物等丰富多样的精准服务,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前来参与的村民们。“大爷你血压量起来有点高,饮食要清淡,晚饭的量也要稍微控制一下。”义诊摊位前也渐渐排起了队伍,海屿社区卫生院的医生为村民提供量血压和健康问诊服务,并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测量结果提出改善建议。另外一边,“清洁掸新队”带着水桶、拖把、抹布等清洁工具,擦窗、拖地干得热火朝天,没一会就把老人亭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
心向暖阳 关爱不缺席
当天下午,翁垟街道慈善分会和黄杨木雕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杨华春、郑放鸣等一起,带着春联和慰问品,到樟荷湾村孤寡、困境老人家中送温暖。
看望老人
“马上要过年了,我们给你送春联来了。”杨华春亲切的话语,瞬间拉近了与马婆婆的距离。“感谢你们,感谢这份心意。”今年80岁的马婆婆是位低保户,老公和大儿子去世多年,小儿子因精神障碍没有劳动能力,她自己患有心脏病20来年,常年需要服用相关药物。志愿者们向老人递上大米和食用油,还提醒老人按时服药,确保身体健康。
来到老人王阿伯家,志愿者们送上生活用品之余,还拿起抹布等,对屋内家具、设施进行精心整理。王阿伯患有精神疾病,平时喜欢收集废品。慰问组叮嘱其保重身体,注意安全,并告知村口有免费理发服务,让其可以趁此机会打理下头发。
爱心义诊
据介绍,老人群体是翁垟慈善分会日常关怀的重要关注对象,多年来,该慈善分会积极发挥爱心企业、慈善义工的力量,定期了解老年人居家生活情况,开展助餐、助行、精神慰藉、义诊义剪等多项为老服务,并根据老人精神文化需求,结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点亮老人幸福、健康的“夕阳红”生活。
岁寒年近粥香溢温暖
1月7日,腊八节。翁垟街道南街村楼前弥漫着腊八粥的香甜气息。村妇联志愿者热情地将粥分发给排队的村民们。“这粥不仅用料足,味道又软又糯,好吃。”张大妈拿着自己家的碗前来领粥,忍不住尝了一口后竖起大拇指称赞。
分发腊八粥。翁垟街道供图
南街村妇联虞大姐说,在活动的前一天,村里的巾帼志愿者就开始准备了,浸泡8种原料、准备炉灶、清洗保温桶,头天19时开始熬粥,一直忙到凌晨3时。“我们今天早上5时‘出摊’,几小时内,2个派粥点800多份精心熬制的腊八粥全部分完。”同一时间,翁垟街道各村社纷纷开展“浓情腊八节温暖邻里情”的腊八节主题活动,伴随着缕缕白烟,在一碗碗粥的丝丝香甜中氤氲新一年的期待,也向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和困境家庭传递着善意和美好。
接下来,翁垟街道将继续立足街道实际与群众需求,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居民们提供更贴心、便捷的精准服务和“志愿+”项目,把综合性、多样化、一站式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