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视频 问效 手机报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乐清网
暗香淡放 悃愊无华 ——纪念倪亚云先生诞辰100周年捐赠作品展侧记
2022年09月23日 17:21:55 手机看新闻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琴微

  通讯员郑怡丹实习生王格琳

  “暗香淡放悃愊无华”,9月20日,由乐清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纪念倪亚云先生诞辰100周年捐赠作品展在市博物馆一楼书画厅开展。乐清书画艺术界人士、倪亚云先生的亲友、学生等一批批赶来观展,怀念倪亚云先生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群众文化工作前辈。

  据了解,这次展览共精选倪亚云先生捐赠的51幅作品中的35幅予以展出,其中以画梅花的作品居多,此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许多与倪亚云先生相关的文献资料,让人们在观展的同时对他的艺术人生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次展览将延续到10月30日。

  历时三年编撰的《倪亚云作品集》当天也同步首发,与大家见面了。该作品集收录倪亚云先生各个时期的国画代表作和捐赠国画作品共计百幅,还包括友好信札、名家画评、诗人题咏和学生回忆等内容,除了反映倪亚云先生的艺术成就外,还反映出他在几十年所从事的群众文化工作中,不断地发掘和培养乐清的美术人才,引领他们在艺术道路上探索前行。

  艺苑耕耘香溢满园

  “1928年7岁喜欢画画;1929年8岁临连环画;1946年25岁在乐清中学跟施公敏学习国画花鸟;1956年35岁从虹桥小学调到乐清县文化馆工作,从事群众美术工作;开始办群众美术学习班。1958年37岁邀请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赵延年等来乐清为美术班学员讲课……”走进展厅,门口一侧的“倪亚云年表”吸引每一位参观者驻足细细观看,这些历程,既是倪亚云先生一生的回顾,也是解放后乐清群文历史的缩影。

  “深入农村、深入厂区、深入军营、深入校园,青丝白发,毕生辅导基层创作,桃李梅花,香溢满园,堪称文化馆一代功臣、开山元老;精通国画、精通书法、精通摄影、精通诗赋,明月清风,矢志投身艺苑耕耘,道德文章,名驰天下,不愧乐清城全能高手、旷世耆英。”倪蓉棣悼念倪亚云先生的挽联,无疑形象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1922年出生于虹桥太和堂的倪亚云先生自小喜欢画画,乐清师范毕业后当过数学和美术教师,1956年调到乐清县文化馆工作后,就长期从事群众美术工作。当年,他曾赴杭州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全省文化馆干部美术培训班,任教的老师有潘天寿、翁祖亮、徐荣、滕白、宋秉恒。他当年在那里学习素描、速写、人体、水彩、油画、国画时画的一些人物速写、素描、水彩写生等作品保存至今,也出现在此次展览上。

  倪亚云先生德艺双馨,功底深厚,多才多艺,毕生致力于美术事业,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中国画、书法、摄影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有一方印叫“踏遍雁荡百二峰”,为了拍摄到精彩的照片,他踏遍了乐清的山山水水,几乎雁荡山的所有峰都去过。他还研究画论和题画诗,喜欢写在卡片纸上,这次作品展,家人在他的遗物中就找到不少的“宝贝”。其中一些画论小册子和他用过的相机、自制的油画箱等在此次展览上首次亮相。

  为了鼓励学员的积极性,倪亚云亲自动手托裱画作、拍照、排版、跑印刷厂,创办了乐清第一份美术报纸《乐清工农兵美术报》,将学员的作品选登在上面。还克服种种困难创办了《乐清群众美术》期刊,专门刊登美术爱好者优秀作品,内容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剪纸、篆刻等,极大地调动了业余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推动了全县美术创作活动的发展,使乐清的群众美术走在全省前列。

  倪亚云先生数十年耕耘在群文战线,像在乡间淘宝一样,发现和培养了乐清的许多艺术人才,他们中很多人目前还是乐清的艺术中坚力量。

  “回望来时路,感怀一世缘。”恩师常常说的一句话“做好人,画好画”和先生的人品、艺品让周明心记忆深刻。开展当天,他一大早就过来了,在展厅对倪亚云先生的作品看了又看。他自幼酷爱书画,受倪亚云先生启蒙点拨,走上学画之路,自创画体“漫象国画”,将杂文、散文和漫画语言融入水墨画,作品屡屡获奖。“没有恩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恩师甘当人梯,为乐清群众美术作了大量工作。我的母亲临终前一再交代,倪老师的恩情一定要记住。”周明心充满感激地说。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卢发良也过来观展,他感叹道:他就是倪亚云先生发现的,改写了他的人生命运。上世纪70年代,倪亚云先生听说城北黄坦硐有个爱画画的小伙,便翻山越岭走了3个多小时找到还在村小代课的卢发良,在教室后等他下课,跟着他回家看了他临摹的厚厚一大摞连环画作品后,跟他说了好多鼓励的话。此后,乐成(城关)办起了工艺美术厂招聘设计人员,倪亚云第一个想到他,推荐了他,使他得以发挥特长如鱼得水,从事刺绣和细纹刻纸的专业设计,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他设计的画稿逾千幅,今年又有新作出来,还创办乐清龙花细纹刻纸研究所传承非遗技艺。

  退而不休画梅成痴

  暗香淡放,悃愊无华。一生知己是梅花,倪亚云先生欣赏梅花的风骨。退休后,他探梅赏梅种梅画梅,乐此不疲,留下了“梅痴”的雅号,还保留了一方“平生爱煞写梅花”的印章。

  在此次展出的35幅捐赠作品中,画梅花的作品就多达21幅。

  “1972年退休后,父亲才有时间投入自身的创作。在乐清西山拳石画台,登山舞剑挥毫。到70岁左右这个阶段,创作进入高峰期。”倪朔野告诉记者,退休后,倪亚云先生开始游历名山大川,领略壮美河山,远赴超山、无锡等养梅胜地探梅赏梅,细察其态,端详其妙,对景写生,流连忘返。他视梅花为知己和生命,还在湖上岙的小儿子倪德久家种了3株梅花。

  信手拈来皆梅花,创作灵感似泉涌,于是一幅又一幅的梅花作品源源不断诞生。不同于古人画梅花,用中国传统画笔墨技法,他画心中的梅花,不拘一格,高雅大气,笔墨苍劲酣畅,气韵生动奔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他的梅花作品又常以自作题款,诗书画相得益彰。

  他曾作百梅图。1992年,71岁的倪亚云先生举办了“百梅图”个人画展。征诗百首,后来编撰成集《百名诗人咏倪亚云百梅图》一书。75岁时,出版《倪亚云画集》。

  此次展出的友好信札中,名家对倪亚云先生的梅花作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如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夏子颐致倪亚云信札中说:“卓然成家,用笔潇洒、墨色清新,其格调可以超于关山月,并不过誉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赵延年致倪亚云信札说:“至感先生写梅花笔精墨妙,梅之神韵跃然纸上,诚难得之佳作也。”

  一门风雅艺术传家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炳勋先生在《倪亚云传略》里写道:“育子四,女一。孟曰兆丰,仲曰朔野,叔曰三丰,季曰德久,女曰丽萍,俱享艺名,固一门风雅矣。”

  在倪亚云的言传身教下,子女及孙辈都从事艺术相关事业且成绩斐然,其长子倪兆丰是画家和剪纸艺术家,曾任中国剪纸学会理事,浙江省剪纸研究会副会长,乐清市图书馆馆长,乐清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次子倪朔野是画家、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乐清市文联副主席,乐清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三子倪三丰是摄影家;小儿子倪德久是乐清中学美术教师,继承其父美术教育衣钵,培养出大批艺术人才。女儿倪丽萍擅长剪纸艺术。2000年,倪亚云一家还一起办过画展。

  孙辈、外孙辈亦是不负家传,后继有人,其中孙子倪放是舞美设计师,外孙女陆笑孜擅长古琴演奏等。

  倪亚云先生对子女要求很严格,他要求小时候的倪兆丰和倪朔野每天至少要完成一张速写,没完成不准吃饭。倪朔野说,除此之外,还要每天完成父亲交待的书画作业。

  据倪朔野回忆,三弟喜欢摄影,有一回想借文化馆里的照相机用一下,倪亚云一口回绝,说馆里的照相器材,是为业余摄影爱好者准备的,自己家里的人不能动,三弟很无奈,也只得作罢。但他在乐清县文化馆楼梯下暗房冲洗黑白胶卷的时候,会带着倪朔野兄弟,让他们当下手,教他们显影液、定影液怎么用,如何配方,放大的技巧,显影不能太过,也不能太淡,要把握好分寸等技术,使倪朔野受益非浅,令他日后胜任报社摄影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倪亚云先生时常教导子女,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和书法家,最好要自己学会写诗,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子女们作诗。在他90岁时,不喜张扬的他不让子女给他祝寿,但答应了长子拍一张全家福的提议。于是,那年春节,分散各地的家人们携家带口从上海、西安、杭州等地赶来,在倪德久家小院里的梅花树下,定格下四代同堂团团圆圆幸福温馨的一幕。倪亚云先生特别满意这张全家福,诗兴大发,题诗《九十抒怀》,子女挨个每人都写了一首诗,倪朔野把大家写的诗和跋都附在照片上方,倪亚云先生还把照片放大挂在画室最显眼的地方。此次展览,这张全家福也被陈列出来,成为倪家一门风雅的一段佳话。

来源:乐清日报  编辑:章蓓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乐清网”或者“闲淡论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乐清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乐清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77-61528110 传真:0577-61523131 标注“转新媒体部”。
 热点排行
·【中国星辰|被烈焰炙烤后的发射塔架是如何...
·欢迎回家!澳门少年献唱《看见》 祝贺神十五...
·中国星辰丨神舟回家,“自动驾驶员”有多牛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 ...
·习言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星辰 | 三句话整明白神舟、天宫、天问的...
·中国星辰|这是一封中国航天员从“天宫”发...
·看图学习丨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汽车·生活
·与哈弗F5邂逅苍山洱海,专为约定90后而来
·哈弗F5 因你未上市,就别怪我先做个始于颜值...
·楠溪江畔共赏比亚迪“DI新引力”
 健康·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国乐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乐清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577-61523012
备案号:浙ICP备05000063号 广告部:0577-61600906 技术故障:0577-615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