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视频 问效 手机报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乐清网
“全域美”成代表委员讨论热点 如何更好开启“美颜”模式?
2021年02月23日 08:57:00 手机看新闻  
 

  乐清滨海新区。赵翔摄

  去年,乐清全市上下掀起了一股“全域美”建设热潮,通过聚焦环境卫生整治、靓丽城区建设、美丽镇村建设等八大行动,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塑造“雁荡云起、清湾风扬、双塔宁望、百溪镜流”的全域美丽独特气质。短短数月,城镇面貌变化卓著。

  进入2021年,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美丽乐清建设翻开新篇章。在今年的两会上,推进“全域美”建设成为热词,代表委员们纷纷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合理规划效果加倍

  “我们村的农贸市场正在施工中,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占道摆摊的问题,还能方便周边村民!”市人大代表杨信华是乐成街道湖上岙“一肩挑”干部,对于“全域美”建设给村庄带来的改变,他感受颇深。该村位于城郊接合部,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困难。去年,该村开展“全域美”建设,组织多次“地毯式、全方位”的卫生整治行动,同时对影响环境和秩序的马路菜市场进行取缔,并在附近选址建设了农贸市场。他说,湖上岙位于乐白公路沿线,可谓城区“西大门”,来往人车众多,而作为城市主干道之一的建设西路,途经该村的路段却狭小破旧。他带来的建议就是加快推进建设西路延伸拓宽工程,对该路段进行整修、拓宽。“该工程不仅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能进一步改变村庄面貌,提升城市窗口形象,助力‘全域美’建设。”杨信华说。

  “全域美”建设如火如荼,带动了城乡面貌的明显提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一些村庄过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一味追求高颜值,盲目模仿克隆、“照猫画虎”,同质化建设严重,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挖掘传统文化、塑造独特气质,难以成就真正的美丽。对此,市政协委员、乐清市农家乐协会会长王贤招建议,在整治提升村庄环境卫生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制订美丽乡村“一村一导则”,进一步完善乡村建设规划,为村民住房改造、公共服务项目落地、村集体经济发展预留好空间,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推动“局部美”向“全域美”深化拓展。

  重宣传还要强监管

  垃圾分类也是“全域美”建设中屡被提及的热词。去年,市委市政府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六重清单”“补短板工作清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过程中,基层宣传一直是重点。

  “年轻一代普遍比较容易接受,但对老一辈人来说,不只是习惯的改变,也是观念的改变。”市人大代表、柳市镇长虹社区“一肩挑”干部郑海江说,生活垃圾分类在中高档小区里的管理相对容易一些,但在开放型小区、农村存在不小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注重群众对垃圾分类的习惯培养,倡导群众在垃圾产生时就先行处理,比如以卖废品的形式,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与此同时,倡导政府加大加快对垃圾分类终端处置配套设施的投入,对垃圾分类试点村居、公共机构、物业小区,严格采取垃圾分车运输措施。

  在提升市民意识的同时,有效的监管机制可以促使垃圾分类有效落地。市政协委员、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黄竞艳建议,加强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完善收运、终端处置等设施;利用大数据中心,构建政府服务平台和公众参与平台,逐步形成政府监督、专业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三级垃圾分类监管体系;辅以相应的警告和惩罚的有效管理机制,激励市民主动参与分类工作。

  激活美丽经济

  乐清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在绘就全域美丽新画卷的过程中,也将不断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加速转化。

  “全域美建设让我们这个以旅游著称的城镇更加景色优美了。”市人大代表、雁荡镇白溪街村党总支副书记金飞说,优美的环境离不开共同的呵护,相关部门和市民要共同维护,才能使“全域美”成效一直保持下去。而作为5A级景区所在的镇,政府在打造“全域美”过程中,更要充分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特有的美丽风景线。“在旅游个性化、定制化和品质化的趋势下,每年都有大量游客通过雁荡高速互通出入雁荡山景区。但是,当前高速收费站及连接线周边环境却缺乏鲜明的雁荡特色和高档的景观形象,很难让游客对雁荡山留下‘惊艳’的第一印象。”他建议,要高标准设计建设具有雁荡山特色的高速出入口,如拓宽道路、设置雁荡山地域特色的雕塑、高速出入口沿线铺设夜景灯光等,打造更美的入镇窗口面貌。

  可以唱好美丽经济的地方不只在景区。市政协委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总工程师朱旭隆将目光投向了乐清老城区。“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新的版图上兴建高楼大厦,也需要注重老城的‘复兴’,让这座城市在新旧更替中找到最和谐的‘相处方式’。”为此,他建议,要站在“全域美”建设的高度,以“五美”新温州建设大战略大格局的情怀系统谋划和推进乐清老城区有机更新规划设计,对老城区进行环境整治提升,补齐老城功能短板,并充分挖掘老城文化历史内涵,打造一批精品点位,展现老城之美,激活老城发展新动力。“展望‘十四五’,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美丽乐清建设会越来越好,我们的人居环境会更加美丽。”他说。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林佩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乐清网”或者“闲淡论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乐清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乐清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77-61528110 传真:0577-61523131 标注“转新媒体部”。
 热点排行
·龙舟竞发、香囊热销,端午节的气氛组到位了!
·钱江观潮·杭甬“双城记” | “一衣”同城
·听,跨越千里的山海情歌——数说新一轮浙川...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藏在胡同里的古都文化
·文脉华章|一心一“艺”新青年
·文脉华章|信悟总书记的“文脉”情怀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4.05)
 汽车·生活
·与哈弗F5邂逅苍山洱海,专为约定90后而来
·哈弗F5 因你未上市,就别怪我先做个始于颜值...
·楠溪江畔共赏比亚迪“DI新引力”
 健康·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国乐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乐清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577-61523012
备案号:浙ICP备05000063号 广告部:0577-61600906 技术故障:0577-615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