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叶泱程
通讯员徐思寒
9月15日下午,在乐清市文化馆小剧场里,一场有声有色的“节目验收”活动正在进行中。此次活动由乐清市乡村艺术团参演,得到了在场人员一致好评。
近日,温州市文化馆公益大联盟牵手乡村艺术团点单基层行走进乐清,为乐清市乡村艺术团“送文化”。活动中,温州市文化馆在市本级公益大联盟100多家机构的师资中精挑细选出的10位优秀专业老师,以及乐清市公益大联盟74家艺术类培训机构派出的10位优秀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特训,使乐清市乡村艺术团队员得到精准的培训和提升。
此次辅导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古典舞、民族舞、合唱、葫芦丝、戏剧、越剧等多个艺术门类。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20位老师奔赴不同的乡镇(街道)为20支乡村艺术团将近400余名团员进行培训指导。
公益大联盟和乡村艺术团是温州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的特色品牌项目,一个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另一个发动基层力量实现文化的自我供给。让这两个品牌牵手合作既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精准对接,又为搭建文化服务方式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的新格局激发内在动力。
当天,记者走访乐清市文化馆看到,参与下午验收活动的7个艺术团在各自的排练室里,都在进行紧张的排练。“这次的培训活动,我们都期待了很久,需要准备的道具服装也都早早地准备好了。”乐成街道东门社区梨园乡村艺术团负责人支绍琴说,他们非常珍惜此次机会,学得也非常认真仔细。“李珍珍老师虽然今年75岁了,但她一上课就立马进入状态,我感觉我们经过她的‘打磨’,档次都上去了不止一点点哦!”
“我们此次表演的是葫芦丝演奏《阿瓦人民唱新歌》,表演得非常成功,真的太感谢老师对我们耐心的指导了。”来自苍松艺术团的王曼聪对记者说道,她们昨天一早开始排练曲目,因担心第二天不能拿出像样的作品,在前一天晚上还与小伙伴们一起“加班”了两个小时,当表演完看到台下老师嘴角的笑容,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据悉,自2018年起,温州市推出“乡村文艺繁星计划”,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从“向基层送文化”到“在基层种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转型。以组建乡村艺术团为抓手,促进村民实现文化自给。截至日前,乐清市共有乡村艺术团527支,实现了乡村艺术团25个乡镇(街道)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