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视频 问效 手机报   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乐清网
从《观刈麦》说开去 ——向传统的农耕文明致敬
2020年08月14日 13:40:13 手机看新闻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释义: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叙事生动兼历历如画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无限的同情之感与怜悯之意。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而在另一首唐诗,雍裕之的《农家望晴》里,诗人抒发的是另一种思想感情,异曲同工地展示出了古代农耕文明的韵味。原诗是这样的:“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言绝句体裁较小,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

  向农耕文明深情回眸

  《观刈麦》的前半部分,说的就是田家少闲月,累而不觉苦的情况。

  田地里的老百姓很少有闲下来的日子,一年到头无论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忙忙碌碌,跟庄稼打交道。忙得很充实。干活的时候,他们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只要收成好,他们总是乐呵呵的。

  五月是收割麦子的季节,经过秋的播种,冬的伏蛰,春的生长,小麦成熟了,一片片,金黄的麦穗浮动,风一吹,形成麦浪。这麦浪就像太阳照耀下的海面,波澜起伏壮阔燎原。

  半夜南风刮起,小麦已经熟透了,男人天不亮就到南岗的地里收割麦子。生产力低下,起早贪黑也忙不过来。婆婆媳妇天刚刚亮,做完了家务活就给他们送水送饭来了,就连小孩子也知道帮忙提水壶。当然她们也是要跟着一起割麦子的。孩子们在田地里捡麦穗。

  脚下冒着热气,像在蒸锅上一样。背上灼灼炎日熨烫。热,是农忙最好的诠释。用尽全力的劳动,哪里还能顾得了热呢?只想好好珍惜夏日天长,多干点活。

  农民的秉性就是热爱土地。生生世世与土地打交道,用汗水给田地播种,脚步与田地对话,农民给了土地鲜活生命,土地给了农民食粮。

  读这样的诗句,画面感特别强,对于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情绪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却感觉冷不防被什么蜇了一下。脑海里农忙的场景流转,金黄色是最鲜活的颜色。太阳的金黄,麦穗的金黄,带着汗珠的皮肤的黄。金黄是生命的底色,是农民的本色。

  同时,农耕文明也是文学产生的沃土,关于农事诗保留下来的非常之多。

  从《诗经》“我稷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庚维亿”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比如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有亲力亲为如的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有杜甫《复作归田去》“落杵辉光白,除芒籽粒红,加餐可扶老,仓廪慰飘蓬”的喜悦;更有旁观者的感慨如范成大的《田园杂兴》。

  每一首都饱含深情,记录了从古到今老百姓的农耕时代,带着一方水土的印记和骨子里的基因。每当我们回首时,挥之不去的是那岁月悠悠化开的那些故事和歌谣,民俗与文化,那熟悉的,都是田园的气息。

  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发源地之一。在绵延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炎黄子孙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逐渐形成了土地精耕细作、生产勤俭节约、经济富国足民、文化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取得了丰硕的农耕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的长河将我们带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飞速发展下,农耕文明依然是社会主导,人永远离不开土地。

  老百姓所秉承的朴素自然观,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种植庄稼、呵护禾苗的农业活动决定了中国古人的生存方式,也决定了他们建构精神世界的方式——以农为本、热爱劳动。他们的思想情感中饱含着的生命意识就是日落而归,日出而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些构成了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

  传统农耕文明礼赞下,那冉冉升起的缕缕炊烟,那驮着夕阳踽踽独行的老牛,都如冰糖葫芦般一颗一颗串在记忆这根细长细长的银链上的,让关于农耕的记忆历久弥新。

  对待农耕文明敬字担当

  农业是人类最早从事的一种社会生产活动,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根据考古,早在河姆渡时期,就有了谷物。中国传统农业充分体现了“天地人物相统一”的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时气论”、“物性论”“农器论”“耕道论”“水利论”“土壤论”等理论阐释,比如“二十四节气”的创造与应用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的这种“天地人物相统一”的传统农业思想,在《诗经》农事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周颂·臣工》写道:“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诗里的新畲指田地,其中耕种两年的田称为“新”,耕种三年的田称为“畲”;厥明的厥指代即将成熟的麦子;钱和鎛均为农具,掘土和除草所用。

  这是一首赞扬周王关心农业生产的诗歌,文中大概的意思是指周王勉励农官们要“顺天守时”,贯彻执行国家的农业政策,积极做好各项农业生产监管工作,包括修水利、改良土壤,如深翻、平整、轮作等,以提高粮食产量,祈求有丰收之年。在这过程中,周王甚至还将亲自下地视察秋收。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农业高度重视。

  这也跟古代社会生产力有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才能让更多的人吃饱穿暖,才能稳定社会,巩固统治有关。另外,土地是不动产,古代社会,战乱、饥荒频发,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粮食最为重要;当然,粮食是立国的最基本保障,古代社会,国家的大部分财政收入靠农业纳税获得。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深刻谙悉用地和养地的重要性。《尔雅·释地》: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日畲。”从文中可以看出,周朝时期,已经对土地耕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优化耕作制度,实施休耕制度,更有利于土地的休养生息。

  土地是最为基本的耕作要求,除了拥有良好的土地,还需要有好的种子,优质的种子,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收成。《诗经·豳风·七月》曰:“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文中的重即“种”,指先种后熟的谷。穋即“稑”,指后种先熟的谷。禾专指一种谷,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称的小米。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不仅知道选好种,还对早熟、晚熟等各种不同的品种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当然,种下好品种还需要加以培育、管理,包括除草、培土、翻地、施肥、浇灌等,以最大可能提高粮食产量。《周颂·良耜》曰:“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饷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文中的大致意思是指百谷种子种到田里之后,粒粒冒出了新芽,一片生机盎然。人们用圆篓、方筐装饭挑给耕地者,耕地者戴着斗笠,手里拿着锄头在锄地翻土,去除地里的杂草,而杂草腐烂后可化作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可见,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仅内容丰富,涉及了周朝时期的祭祀活、战争与徭役、爱情与婚姻等风俗状况,还反映了周朝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诗经》中的农事诗,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劳动生产方式,农业思想和生活精神。而这些早期的农业思想和生产方式,对后世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有媒体提出,对待中华农耕文明,要以敬畏、敬仰、敬重的三个“敬”字去对待。

  敬畏者,尊敬也。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中国数千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从自强不息到集体至上;从尊老爱幼到勤劳勇敢……农耕文明所蕴含了优秀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这些都需要后人的秉承和发扬。敬畏农耕文明,就是敬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敬畏中华文明。“螃蟹运粮跑”“颗粒归仓”“农语大家猜”“男搓稻草女跳绳”……精彩纷呈的农趣活动让很多市民参与到其中,充分体验了农业的艰辛与魅力,让农耕文明深入人心。

  敬仰是为敬重仰慕之意。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悯农》所以家喻户晓是民众对农业生产的尊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能妇孺皆知,源于国人的理想与追求……对农耕文明的敬仰,正是农耕文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更激发了国人爱国热情。陶器制作体验、民俗表演、茶艺表演、农耕文化知识问答……在每次一次的趣味传承中,农耕文明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特点和鲜明民族特色,增重了农耕文明的文化底蕴,增强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可和认同。

  敬重文明才能传承文明,敬重文化,才能弘扬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更为现代生态文明夯实了历史基础。今天,我们追求生态文明,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更需要对传统的农耕文明深怀敬重之心,可以说,没有农耕文明,就没有中华文明,以敬重之礼对待农耕文明,是国人的担当,切不能“数典忘祖”。

来源:乐清日报  编辑:章蓓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乐清网”或者“闲淡论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乐清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乐清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77-61528110 传真:0577-61523131 标注“转新媒体部”。
 热点排行
·【中国星辰|被烈焰炙烤后的发射塔架是如何...
·欢迎回家!澳门少年献唱《看见》 祝贺神十五...
·中国星辰丨神舟回家,“自动驾驶员”有多牛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 ...
·习言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星辰 | 三句话整明白神舟、天宫、天问的...
·中国星辰|这是一封中国航天员从“天宫”发...
·看图学习丨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汽车·生活
·与哈弗F5邂逅苍山洱海,专为约定90后而来
·哈弗F5 因你未上市,就别怪我先做个始于颜值...
·楠溪江畔共赏比亚迪“DI新引力”
 健康·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国乐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乐清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577-61523012
备案号:浙ICP备05000063号 广告部:0577-61600906 技术故障:0577-61523012